蔡毅强,字弘斋,别署静怡斋、怀玉堂。篆刻初由杨之光先生发蒙,后拜徐云叔先生为师,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浦东篆刻研究会理事、海上印社社员。
作品多次发表于《新民晚报》 、《文汇报》 、《书法报》 。艺术作品入编《中国篆刻大辞典》,作品入选“首届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 、“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 展”、“第四届全国篆刻艺术展”、西泠印社首届、第二届、第三届“国际篆刻书法展作品展”等国内外大展,作品曾荣获优秀奖及西泠印社奖。
蔡毅强早年师随名画家杨之光学习篆刻书法艺术,后在老师徐云叔先生的指导下专门研习治印之技,并得著名艺术大家陈佩秋、冯其庸、徐建融等前辈书画大家指导,多年来篆刻书法艺事大进。
蔡毅强先生几十年间临池书篆,挥刀耕石,沉浸其中,勤学苦练,孜孜矻矻,寒暑不辍,对于汉印研究颇深,临刻秦汉印数百方,窥得其精髓,练得一手治印好功夫。为后来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蔡毅强刻印艺术在中国印中属于工整一路,上溯汪关,作印工整而流动,娟秀而舒润,其后有王福庵、陈巨来等大家。当今艺术鉴赏,对于印章来说,无论北方南方,大多是喜欢耐于欣赏的工细的印风。吾观蔡毅强刻印,白文,渊雅浑厚;朱文,醇雅秀美。章法,稳妥静穆;布局,巧得奇妙;用刀,刚柔相济。上海著名画家陈佩秋先生看到蔡毅强印存后大声赞许,亲笔题写“操刀如笔,气格不凡”之句, 蔡毅强的老师徐云叔先生题“镂冰裁雪” ,鼓励蔡毅强在治印之路上的成功。
红学大家冯其庸82岁时还为蔡毅强的印存题诗一首:“金虬玉箸久荒凉,举世何人继李阳。难得江东蔡季子,银钩铁画溯汉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