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翠绿 老港雪菜迎来丰收季
雪菜肉丝面是一道代表性的本帮家常美食,上海人应该都吃过,但你恐怕没见过雪菜腌制前绿油油的模样吧?这几天,浦东新区老港镇的雪菜田迎来了丰收季。
老港镇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中国雪菜之乡”之一。目前,老港全镇的蔬菜田中,几乎1/2种植的都是不同品种的雪菜,总面积达到2600亩。其中,既有个头比较大的鸡冠菜,它适合腌制经得起存储的黄雪菜,也有用于腌制绿雪菜的西西菜,它的身材迷你,叶片纤细,暴腌几小时就能上桌,用来烧汤十分提鲜。老港当地还有一道美食“雪菜肉塌饼”,每逢桃花节,地道的乡土风味常让来踏青的市区游客惊艳。
老港农民最早是在地上挖坑,铺上塑料布,穿上胶鞋站在池中,把雪菜竖着一层层码进池中,每码一层,撒一次盐,在叶面上揉匀,然后用力踩踏,直到一层层码上了,再在上面盖上塑料布,压上重物,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入味后,再从池中取出。
现在正规企业早已不再在泥地上挖坑了,而是用环保材料制作的腌菜池取而代之,大河合作社还引入现代化的滚揉机器,将配方和生产标准固定下来。
经过对雪菜品种的改良复壮,以及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如今大河合作社生产的雪菜口味好,亚硝酸盐含量远低于国标,不仅进入了小南国、永和等连锁饭店,还“飞上”了航空旅客的餐桌,月销达650吨。在电商网站上,老港的原味、笋丝味和微辣味的雪菜也很畅销,尤其受苏浙沪客户欢迎。
本报记者 孙云
酿酒入菜 港西草莓玩出新花样
前往草莓文化馆,阅读草莓科普知识、制作草莓衍生品;走进草莓餐厅,品味草莓酒、草莓汁,品尝草莓蛋炒饭、草莓虾仁、草莓排骨汤等特色菜……今天上午,2017中国崇明第六届生态草莓文化艺术节在崇明港西镇开幕,为期半年的系列活动,邀请市民将草莓玩出“新花样”。
“崇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拥有8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22.11克/千克,水土林气等自然资源造就了极强的作物适种性。”崇明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崇明草莓种植历史虽短,但近年种植面积大幅增长,品质口碑也逐年提升。今年,崇明草莓在原有“红颜”“章姬”“白雪公主”等日本品系基础上,又引进了“桃熏”“宁玉”“越心”“太空8号”“艳丽”等全新品种。
在崇明港西镇,更是形成多家特色草莓农庄和果园。例如,上海家扶家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假日岛”牌草莓,不仅在中国草莓文化旅游节全国精品草莓擂台大赛上摘得金奖,而且将“从田头到餐桌”严格控制在12小时内,确保入口新鲜和安全。在草莓文化艺术节期间,基地推出采摘体验、特色菜品、摄影比赛、DIY制作等互动活动。
本报记者 范洁
暗香浮动 首批崇明水仙上市
隆冬到,百花凋,独有水仙花儿俏。“凌波仙子”是装点元旦、春节最理想的冬令时花。近日,全国最大复瓣水仙种植基地——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的首批水仙上市,寻香而来的市民络绎不绝。
崇明水仙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上海唯一载入国家地理标志名录的本土花卉。崇明水仙花瓣润白似玉,状如圆盘,心呈金黄,宛如酒盏,素有“金盏银台”之美称。
“崇明水仙花型美、花香浓、花期长、花朵大,一般花朵直径可达4.2厘米,花期为25天至30天,花香经月不散。”崇明百叶水仙花合作社负责人施克松介绍,“施家花厢”种植规模约250亩,预计有超过4万盆水仙上市,价格从25元至380元不等,与往年持平。
“只凭一勺水,几颗石子过活”的水仙,无需施肥,简单培养就能绽放。施克松介绍,崇明水仙球根自然分株较少,基本不经雕刻,直接入盆后35天左右开花。因此,想要在春节闻到花香,可在元旦购买种球入盆,或直接选择盆装水仙。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