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书法家卢俊,自6岁起在父亲的指点下执管临池,对于笔墨的兴趣,由此一发而不可收。五十余年来,无论是读书、当兵,还是工作,无论身份、职业如何转换,书法始终伴随左右,是他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诚则明,变则通”是卢俊恪守的座右铭,他坦言:“做一个书法家的首要条件,必须要以虔诚平和的心态去向古人先贤学习,向老师同道请益,加上个人的潜心努力,锲而不舍,才能掌握娴熟而完备的笔墨技法,才能确立个人的艺术追求。”的确,从卢俊近年来先后出版的《卢俊书法作品选》、《翰墨飘香——卢俊书领袖诗词作品专辑》等作品选集中不难看出,他把行、草、隶、楷作为书艺的主攻方向。他的楷书取法于唐的端庄大气,晋的萧朗飘逸,中锋行笔,体势宽博,灵动跌宕;隶书则得益于《张迁》《乙瑛》《衡方》的神韵,以及简牍和清人金冬心、伊秉绶的笔趣,于古趣中出新意;而行、草书则醉心于二王、张旭、米芾等诸家,笔意厚重果断,体势流畅,劲挺俊秀,意气风发。那线条所表现出“浓、淡、枯、涩”丰富的笔趣,充满着奔放的激情,不板不滞、营造出空灵飘逸的动感之境。尤其是他的巨幅行草或榜书大字,笔重墨厚、气势恢宏,力能扛鼎,神采飞动。畅快的笔致为激越的精神所驾驭,折射出大我的宽阔胸襟,给观者以自由畅快的欣赏体验。
卢俊是一位善于思考的书法家,在他看来: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笔墨技法,只是走向成功的基础,惟有求变通、求独立,写出自己的真性情,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书法家。数十年来,他笃守书斋,于寂寞中勤于书法探索和实践,他强调“以帖的飘逸洒脱为体,以碑的质朴雄阔为骨”创作理念,力求在碑或帖中,结合某种笔意,随心挥运,自然天成,寻求一种新的精神突破。因此,他的作品或雄壮奔放,或清秀雅致,简练概括的笔墨线条,丰富多变的表现力,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节奏感,这是生命活力的绽放,才华心绪的流露,是与观者的情感互动交流。
如今,卢俊的书法已显现出鲜明的个性风采,颇得圈内圈外的赞誉。面对赞誉,他常以“艺无止境”来鞭策自己,这正是他的智慧所在,书艺进步的动力。为他深深地点一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