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依,绿水潺潺,转动的磨坊,漂流的竹筏,摇晃的竹筒飘着酒香……行走在田埂间的舞者对于沾满泥巴的白球鞋毫不介意,还有人干脆光着脚丫踩到水塘中凉快一番。在秋口镇李坑村,成年潘冬子饰演者吴虎生仔细地记下了首次登上竹筏摇摇晃晃的感受,以及始终得保持竹筏前后的平衡性、每个筏上不能站太多人等划竹筏细节。“采风就是将这种感觉印在脑海里,在舞台上传递给观众。”红军饰演者龚黎伟则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中找夜行军的感觉。比如,在夜行军的舞蹈段落中,他如何表现在丛林中左躲右闪的状态,眼神又是怎样的(见图)。
一边是演员对于剧中人物的理解更扎实,另一边是他们的自我成长。在剧组中,最小的演员仅17岁,而90后演员超过七成。年轻的他们在剧中感受到了比书本中更加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怀。“红色精神薪火相传,整个团队因这部作品拧成了一股绳,铆足了劲儿。”上芭团长辛丽丽认为,红色文化、红色精神既属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也连接着每个人最普通的生活。原创芭蕾舞剧《闪闪的红星》将于10月24日首演。怎样拿出一部打动人心的新作?要把自己扎进生活,更要在生活中融入红色精神。特派记者 肖茜颖 (本报婺源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