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上次下调准备金率是在2月24日。下调后,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6.5%。市场人士粗略估算,此次下调后,可一次性向银行体系释放流动性4000亿元左右。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选择在4月份经济数据发布不久后即下调准备金率,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疲弱的现实,此时下调准备金率是“稳增长”的应时之举。
日前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而4月份我国进口同比增速仅为0.3%,新增贷款更是创出年内低点,凸显出当前国内经济内需疲弱的趋势。
此外,央行此次下调准备金率,被业内视为我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微调的体现,调控空间进一步打开。目前的通胀下行趋势给未来我国货币政策的逆周期操作提供了更大空间。在全年货币总量稳中偏松的前提下,今后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预调微调力度,以补充市场流动性、刺激总需求扩张。
有专家认为,4000亿元左右的释放量,虽然有助于缓解资金紧张压力,但对实体经济影响总体有限,下一步需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
虽然准备金率下调的消息被多数市场人士判断为对股市的利好,但是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何时触底反弹的分歧仍然会给股市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目前的货币财政政策仅是一定程度对冲经济放缓,而难以推动增速大幅反弹,这可能是2012年资本市场投资需要一直注意的问题。
事实上,对于经济增速的担忧也已经开始替代政策红利,影响到了股指的运行。从4月份以来,各种政策利好的刺激不断,从4月初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到后期的“金融改革概念”,再到5月初监管层的连环拳,股指持续上攻,上证综指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从阶段底部2242点攀升至2450点。但是进入5月之后,对于基本面的担忧开始影响A股做多情绪。伴随密集出炉的宏观数据,上证综指在5月的第二周下跌2.33%,是近6周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文/虞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