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卫大臣“补台”
进入21世纪以来,日美军事合作明显加快。美国对日本军事力量的关注重点放在“军事一体化”上,即协助日本改组自卫队的指挥和作战体制,使之服从美国军事需要。为适应美国的军事调整,日本也开始重建军力结构,尤其是把那些有丰富的对美交涉经验和人脉的将领提拔到自卫队领导岗位。今年1月接替“到点退休”的折木良一上将,出任自卫队统合幕僚长的岩崎茂,就是得到驻日美军认可的“合作人士”。自卫队内部素有“航自洋,陆自土”的说法,出身于航空自卫队的岩崎茂能说一口流利英语,与美军沟通无障碍,无疑有助于推进日美军事一体化,这也是日本政府高层所期望的。
冷战期间,日本军事部署重心在北海道,如今日本已明确将军事部署重点转移到西南方向。岩崎茂所负责的自卫队军令系统首要的改革任务便是重组指挥体系。早在2006年3月,日本自卫队就组建了统合幕僚监部,作为防卫大臣管理自卫队的最高参谋和指挥机构,改变过去军令需要经过陆、海、空三位幕僚长各自传达的状况,使指挥系统一元化。作为“上令下达”的关键角色,统合幕僚长显得异常重要。日本“2CH”网站提到,不久前的“朝鲜卫星危机”中,由于防卫大臣屡屡爆出“外行言论”,令国民对自卫队的能力产生怀疑,幸亏岩崎茂在多个场合“补台”,体现出职业军人的个性,才平息这场“公共事件”。
近年来,美日每年举行安全保障协商委员会会议(即“2+2”会议,两国防长加外长会议),进一步协调美日军事部署。美国拟把驻华盛顿州刘易斯堡基地的陆军第1军司令部迁至日本神奈川县座间基地,其后将合并驻日美国陆军司令部的职能,成为新概念的陆军司令部。日本也将成立组织类似单位(可能称为“中央战备司令部”)与美军共同作业。今年3月26日,日本航空自卫队与驻日美军的联合指挥部在东京横田基地成立,名为“共同统合运用调整所”,同时日本航空自卫队总部也迁入横田,日美两军将在这里共同研究东亚导弹发射及战斗机群的运动情况,并做出联合应对。不难看出,如何协调美日军
事机器合作运行,以及实现驻日美军外迁顺利进行,将是对岩崎茂乃至整个日本防卫系统的重大挑战。
曾经代号“加菲猫”
据日本《航空爱好者》杂志介绍,1953年,岩崎茂出生于本州岛岩手县,1975年3月从防卫大学毕业。他的专长是战机飞行员,开过F-104J、F-4EJ乃至F-15J等自卫队主力战机,但他的军衔升迁却较为缓慢,1986年7月才升任三等空佐(空军少校),1989年7月晋升中校,1991年8月1日出任第201战术战斗机中队队长,该中队是日本首个部署F-15J战机的单位,这标志着岩崎茂开始管理航空自卫队王牌部队的各项军务。到1993年7月31日卸任队长职务前,岩崎茂都会驾机升空执勤。有意思的是,他的无线电呼号非常“卡瓦伊”,是用美国卡通动物“加菲猫”来命名的。
岩崎茂不仅是科班出身的战机飞行员,而且在部队指挥与训练主官位置上的历练也相当丰富,算得上“复合型人才”,在同僚中极为罕见。他在1994年1月晋升一等空佐(空军上校),等了四年才在1997年12月升任第7航空团飞行群指挥官。1999年12月调任航空幕僚监部(空军参谋本部)的人事教育部补任课长,岩崎茂大力推进美国化的飞行员培养进程,强调年度飞行时间考核和复杂作战科目的培训难度,扭转了飞行员队伍里“有了先进武器,不用再讲战术”的不良风气。2000年6月,47岁的岩崎茂晋升将补(准将),翌年1月11日成为第2航空团(相当于美国空军联队)指挥官,成为日本北海道防空战备首长。
岩崎茂真正在高级指挥岗位上崭露头角,得从2003年3月27日接任航空总队司令部防卫部长(相当于全日本防空指挥官)开始。2006年8月4日,岩崎茂升任空军中将,当上西部航空方面队司令,专责日本面向东海方向的防空任务。这一地区不时有热点事件发生,再加上驻日美军云集的横须贺军港与厚木航空基地也在管区之内,因此岩崎茂非常重视与美军高层互动交流,并由此建立起美国盟军对自己的信任和欣赏。
2008年8月1日,岩崎茂被提升为第40任航空幕僚副长,辅助当时的幕僚长田母神俊雄(现成为日本媒体军事评论员)。他的辅佐之路没走多远,他的上司就在日本右翼团体发起的所谓“真实的近现代史观”征文中投去一篇全盘否定日本侵略历史,并把日军偷袭珍珠港说成是“罗斯福的阴谋”的文章,结果遭到国内外舆论的猛烈抨击,于2008年10月31日被紧急罢免,职务交由岩崎茂代理,11月7日外薗健一朗上将接任航空幕僚长。然而航空幕僚长这一职位似乎注定就是岩崎茂的,2010年12月24日,外薗健一朗因军品质量问题被迫下台,岩崎茂再次接手。
原本外界以为岩崎茂只是防卫省的过渡安排,可没想到他在去年日本地震海啸救援以及与美军的协调上表现出色,终于在今年1月31日走上日本自卫队一号人物的舞台,算得上“实至名归”。 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