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铁方面公布的乘客滞留原因看,大多是信号、车辆等设备发生故障后地铁方面主动采取的限流措施,这样做显然是出于安全考虑。但值得指出的是,地铁管理方在提高安全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人性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安全,上海采取限流措施的轨道站点越来越多,一旦遭遇故障,站外限流区的大量等待人群毫无遮阳设施,加上连日酷暑,自然更增加了群众的等候之苦,轨道管理方能不能提供一些人性化服务呢?疏散人群的应急预案为何不见明显效果,公交等部门的协同疏散组织还存在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地铁管理方也该早有说法。
事故发生后,地铁管理方还需更进一步,把发生事故的原因详细披露,并公开听证,让公众详尽了解问题所在,如何解决,及时恢复市民对地铁管理方的信心。这样的深度沟通对公众化解疑虑是十分必要的。轨道企业都有天然的垄断性,特别需要这样的制度安排,来让相关企业少些官气,多一份服务意识。
轨道交通是上海市民最普遍的出行选择之一,其管理的文明程度,也是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缩影。希望轨道管理方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在人性化管理上早日更进一步,在我国轨道里程数攀升全球第一的过程中,也把人性化管理提高到一定的水准。
(新民网评论员,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