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睛就是照相机
白先勇9岁到上海。他说,“1945年,我从尘土飞扬的重庆来到上海一看,花花世界。多年后,他在美国求学时,萌生了写《台北人》的想法,把儿时的记忆写入了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也成了开篇之作。“千万不要低估小孩子的眼睛,它们就像照相机一样,只要看到,咔嚓一下就拍了下来,存档在记忆里,那是上海旧时代最后一抹繁华”,尹雪艳是白先勇心口上的“朱砂痣”。演员尹雪艳扮演者黄丽娅缺席了沙龙,白先勇说,这是为了不让尹雪艳在其他地方登台,要保护她的神秘和纯粹。
跟程乃珊学老上海话
《永远的尹雪艳》导演徐俊和白先勇聊起,这个话剧剧本最开始也是用上海话写的,里面标准的上海话也是从已故著名作家程乃珊那里讨教而来的。程乃珊讲得一口标准的老上海话,一些语言习惯也稍有变化。比如,过去的开场问候说“各位女士,各位先生”,而不是沿用英语的“女士们,先生们”。还有老上海人说“铜钿”而不是“钞票”,用“我伲”替代“阿拉”。虽然久未开口,但白先勇还是能辨出老上海闲话的味道,他说,剧中地地道道的上海话有年代感,非常考究,非常优雅,还带有一些苏州口音,能唤起那份记忆中的眷恋。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