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姚明一直在与有关部门联络,希望由教育系统主办这样的篮球联赛。
姚明在他的政协提案中提出:“应当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借鉴国外经验,开展广泛意义的中学生篮球联赛。这个联赛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校队比赛,而是一个集培育校园篮球文化、培养篮球后备人才、吸引社会参与于一身的综合性平台,是一个地区篮球后备力量培养的真正基础。”
上海目前虽有高中生篮球联赛,但参加球队很少,只是在几个篮球传统学校之间进行。这与姚明设想的全新概念中学生篮球联赛有很大不同。姚明希望新的联赛有更广泛的参与、能培育校园篮球文化,最终能成为篮球人才培养的真正基地。
姚明的想法已得到有关部门的正面回应。在随上海男篮访问菲律宾期间,姚明向本报记者透露有关部门愿意出钱由他和俱乐部牵头办中学生联赛。但姚明觉得还是教育部门来主办比较好。“我希望即使我将来不搞篮球了,这样的高中生篮球联赛还能继续存在。”
姚明希望将来的篮球人才能从高中联赛、大学生联赛中培养发掘,将专业篮球和校园篮球有机结合起来。这当中,高中篮球的普及非常重要。
按姚明的设想,高中篮球联赛不能只是为比赛而比赛,必须与培养校园篮球文化相结合,要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爱上篮球运动。姚明最近在做的事,是想说服教育部门能将比赛时间放在正常上课日。“比赛最好放在星期一至星期五,周六周日看的人太少,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同学们来看自己球队的比赛。”
从记者了解的情况看,上海不少高中是愿意组队参加篮球联赛的。但由于各校重点开展的体育项目不同,校园设施的限制等原因,要所有的学校都参加,也不太现实。而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对是否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担忧,或许也将是一个阻力。尽管如此,姚明还是想促成这样的联赛早日出现。
本报记者 王志灵
各方声音
积极支持
我们支持姚明创办中学生篮球联赛的想法。南洋模范中学的特色运动项目就是篮球。在南模中学,每个班级组建一支男篮,一支女篮。学校花半年时间为学生举办篮球联赛,一个赛季举办100场,在校园里特别火爆,也是师生最喜欢的活动。
我们的比赛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中午,12时30分开始,1时10分结束。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中午也和学生一样,到赛场上给学生加油,和学生打成一片,还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
南洋模范中学学生处副主任 陈凤广
培养爱好
上海市正在进行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在全市17个区县的17所中学里试点。我们学校是试点中学之一。
其实,姚明想试办篮球联赛和上海市提倡体育联赛进校园的活动,都是很好的建议。在光明中学,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我们把其中两节课合并在一起,这节课的时长达到80分钟。学校利用这节“超长”体育课,培养学生对一项体育运动的爱好,贯穿高中三年级的体育教学。
我们提倡的是,高中掌握一项运动,大学把这项运动专业化,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把这项运动培养成终身爱好。
光明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
李光耀
场地受限
上海市第四中学是个百年老校,学生的课余活动项目不少。我们学校以乒乓球为特色,每年会承办校际间的联赛。让学生参加篮球这样的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有益,我们也支持。
不过,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一所学校承办校际间的联赛,牵涉的精力过多。赛程如果一两个星期还可以应付,时间过长,学校会感觉负担过重。所以,我们建议,如果是学校承办这样的比赛,赛制不宜过长。
此外,我们学校在市中心,寸土寸金,只有一个200米的操场,开展篮球运动受到场地和天气等因素的限制,有难度。如何打破这些限制是关键。
上海市第四中学副校长
诸秋萍
(钟喆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