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杨说的一件事
贾立夫
  贾立夫

  圈内人都知道,上海音乐家协会有“三杨”,他们是杨文揆、杨继陶和杨愈。这三位都是音乐家,而杨文揆除了创作歌曲外,主要业务是音乐编辑。我与他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过,关系比较好。后来他先于我退休,联系就少了。

  一个风轻云淡的秋日,市文联组织退休干部赴横店影视城一游,杨文揆也去了。好久不见,老杨的身体大不如前,他消瘦,乏力,走路显得很吃力,一根手杖支撑着他虚弱的身躯。

  从横店出来,大家鱼贯往外走。老杨走得慢,落在别人后面。我在一边陪他闲聊。他忽然拉拉我的衣角,正色道:“我告诉你一件事,有空你写下来,好吗?”我答应了他。

  于是,他给我讲了萦绕他心头的一件事。

  他说:四凶横行期间,他在基层“战高温”,直到“文革”结束才奉调回“家”,筹备《上海歌声》的复刊工作。复刊后,他被任命为编辑部主任。编辑部主任是刊物的当家人,“官”不大,责任很重,不但要抓刊物质量,还要处理所有的事务,老杨毫不犹豫地挑起了大梁。

  当时,《上海歌声》是全国复刊较早的一家杂志社,受到国内音乐界的关注。于是,处理来稿,联络作者,推敲作品,管理内务,老杨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已是知天命的他从未叫过一声累。

  正在这时,老杨遇到一件棘手的事。一天,他从众多歌稿中发现一首寄自广州的作品,题目叫《请到天涯海角来》,词曲作者是郑南和徐东蔚。经过反复吟唱,他认定这首歌曲内容健康、旋律轻快,是好作品。可是,当这一期稿件送审时,这首作品意外地被退了回来。原因是:当前正在抓精神污染,这是一首典型的流行歌曲,恐怕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老杨为难了,他和音协秘书长管荫深商量,老管也认为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辙下太可惜了。

  老杨说:“我和老管一起去了一位领导的家,借汇报工作之名,反映编辑部同仁对《请到天涯海角来》的赞赏。还说,刊物清样已经发排,如果辙下,经济损失可大了。这位领导被我们说服了,他沉吟片刻,终于同意发表这首歌曲。”歌曲发表后,经由青年歌手沈小岑演唱,一炮打响,红遍全国,成为许多通俗歌手必唱的歌曲之一。

  杨文揆一口气讲完这个故事,似乎轻松了许多。几个月后,听到老杨与世长辞的消息,我深感震惊。依照他生前的嘱托,我写下这篇短文,告慰这位既敬业又执著的音乐老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广告
   第A24版:留学移民/人才专版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暑假生活/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暑期生活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06版:早教沙龙/教育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
   第B08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移民
   第B10版:汽车周刊
   第B1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汽车资讯
   第B1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想听蝉声
杨修之逞
老杨说的一件事
应是“混堂”
吊篮买晚报
轮下留情
今宵灯谜
椰林少年
巴黎的春天(钢笔画)
美国版夜光杯A29老杨说的一件事 2013-07-17 2 2013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