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的梦想,时代赋予的机会,更要不懈奋斗,这才是最终实现梦想的途径。回顾创业之路上,我已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但我的奋斗之路仍在延续,我心中的“百年企业梦”、“实业报国梦”都在激励我继续不断前行。
我的第一个梦想,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愿望,就是吃饱穿暖、摆脱贫穷。我出生在以贫穷出名的温州苍南县大渔镇的渔岙村,兄弟三人年少离家,外出闯荡,干过各种行业,一切从零开始。1990年,亚运会要在中国举办,我们在乡亲的带动下,紧紧抓住了机会。旗子、徽章、招贴画之类的小东西,制作简单,需求大,批量大成本低所以收益不错,1块钱成本的徽章可以卖出去2块钱,让我们一下子做成了几百万元的生意,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我们摆脱了贫穷,实现了第一个富裕梦。
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温州老乡们越来越多地奔赴全国各地经商,但交通不便成了大家的一大烦恼,我们三兄弟从做生意的长沙到温州家乡探亲需要坐车35个小时,烦恼中模模糊糊地觉得其中定有商机。这触发了我第二个梦想——航空梦。经过几个月的考察后,一个大胆的计划出现了:我们要承包飞机。梦想是美好的,办手续却是痛苦的。当时的中国民航业并未对民间资本开放,私人包机无异于白日做梦。我们用诚意敲开一个个门,苦口婆心讲述自己的想法和志向。终于,老规定有所松动。1991年7月28日,我们承包的首条长沙到温州的包机飞上天了,在温州新建的机场落地,这是国内的首条民营包机航线。媒体称我们的举动是“胆大包天”。这一刻,我们有了第三个梦:哪一天能拥有自己的航空公司。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在党和政府的教育和帮助下,我们企业规模壮大的同时,自身素质逐渐提高起来了。所以当2005年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我们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申请成立了吉祥航空。2006年9月25日,当我登上上海飞长沙的开航班机,我的心情难以言喻,15年了,从航空梦到成立航空公司的梦终于变成了现实。仅仅7年时间,我们达到了从前国家办航空公司需要十多年才能达到的规模,引进的32架全新空客320系列飞机构成了国内最年轻的机队,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纪录和持续盈利的能力,经营着上海、杭州往返全国各主要城市及国际(地区)60多条航线。
现在,我在不断拓展着梦想的外延和内涵。当我们成功完成了国有企业无锡商业大厦集团的改制,成为以百货零售为主体、汽车服务、食品制造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新型业态的时候;当我们成功完成了徐汇两所公办学校改制,引进国际文凭组织(IBO)课程,探索素质教育创新模式,发展成为上海知名的品牌学校,今年又受徐汇区教育局委托管理了徐汇区康健外国语小学和中学,实现了“传帮带”的时候——这些当年像是白日做梦的事情,一个不落地全部成为活生生的现实!
十日谈
同心铸梦
面对艾滋病人,选择帮助还是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