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入主后遭裕兴举牌
1998年初,以北大方正集团为代表的北京大学所属企业在二级市场上大量买人延中实业的股票,与上一次对宝安的抵御不同,这次延中实业以一种开放的心态表示欢迎北大方正入主延中,而此时宝安在成功利用资本运营实现企业扩张以后,决定收缩战线,变现部分股权,所以北大方正进入延中非常顺利。10月,延中实业更名为方正科技,一次性注入其计算机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全部优质资产。延中实业从街道工厂逐渐演变成高科技的方正科技,变成一个现代企业。
尽管已经有一家颇具实力的高科技公司入主延中实业,但举牌之争并没有因此而停止。2000年,方正集团减持了方正科技股票,而螳螂在后,又一家民营企业悄悄瞄上了这家公司。2001年5月11日,裕兴集团提交裕兴持股方正科技的举牌通告,称裕兴公司联合其余5家关联公司持股5.41%,成为第一大股东,同时向方正科技董事会递交了两项提案:《关于实施2000年度公积金转增股本的提案》和《关于增补董事候选人和监事候选人的提案》,要求董事会审议通过,并提交股东大会。
为捍卫自己在方正科技的控制权,方正集团开始反击。此后的一个月里双方进行了激烈的口舌之争,方正集团采取一些弃车保帅的做法,如免去祝剑秋的方正集团副总裁职务,方正科技董事会随后做出了一些重要人员的任免决定,但是始终未将裕兴提供的改组董事会的方案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为此,裕兴多次提议,要求方正科技董事会立即确认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其一个月前联合另外四股东提出的增补推荐董事、监事候选人提案。
经过长时间的交锋,2001年6月28日,方正科技终于召开200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方正集团《关于增补推荐董事候选人的提案》。股东会上,场面热烈,既有慷慨激昂的股民上台质问,也有殴打事件发生,甚至选票箱被砸烂。无论各方都采取了何种手段,股东会的结果是:方正集团重新控制方正科技,通过裕兴提出的10送10的分配方案,但裕兴未能入主董事会,收购暂告失败,方正集团取得了对方正科技控制权之争的胜利。
上海高清举牌再次失败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没过几个月,方正科技又遭遇上海高清举牌。上海高清2001年9月3日开设证券账户,之后的32个交易日购入方正科技1866.25万股,持股比例达到5%,10月25日,上海高清正式举牌收购方正科技。2001年11月22日,上海高清联合另外三家企业(南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东大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申易通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方正科技股份39605443股,占方正科技股份总数的10.611026%,提出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议案,并建议修改公司章程,增加董事名额,为自己进入方正科技铺路。然而,上海高清的一系列行动在未实施之前,方正集团就把上海高清和方正科技都告上了法庭,理由是方正集团认为上海高清的提案没有法律依据和事实依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程序也存在问题,因此建议法院撤销方正科技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决议。
方正集团和上海高清在资本市场上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互有攻守之后,终于在2002年1月22日方正科技临时召开的股东大会上,由于56%以上的反对票,上海高清的提案被否决。与此同时,上海高清内部开始分歧,最终上海高清草草退场。至此,方正科技的股权之争暂时画上了一个句号,方正科技一直延续至今。
延中实业频频被举牌究竟是真的想借壳上市还是为了炒作,恐怕很难说清,但之所以选中这家最早是街道企业的公司,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股权的过度分散,给了收购者可乘之机。在四次遭举牌前后,延中实业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除了宝安上海曾经持股达到18.71%之外,其余时间第一大股东(包括其一致行动人)持股均未超过10%,这样分散的股权和股票全流通的特点,给其他公司通过二级市场收购公司股权、争夺控股股东地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今,随着民营企业越来越多,“三无概念股”已经不吃香了,而且,资产重组、借壳上市的手段多样化,类似为控股公司而举牌延中实业的事件减少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延中实业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十多年里的数次股权之争,让投资者认识了资本市场的作用,因此,延中实业的发展历程是很有启示意义的。(完) 本报记者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