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预防中风,远离血管性痴呆
吴丹红 孙姬
  王女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20余年,1年前有中风,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出院后断断续续来看门诊,不规律服药治疗。数月前突然出现记性明显不佳,严重时连家人也不认识,基本的日常生活,比如刷牙、洗脸都不能自理,还会发脾气骂人,未出现明显肢体瘫痪加重的情况。经颅脑磁共振检查,却发现了脑部急性梗死病灶,再次入院诊治。

  其实像王女士这种情况的病人很多见,因为一次或者反复的中风而最终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医学上称之为血管性痴呆。有研究表明中风6个月后20%的人患有血管性痴呆,并且痴呆的严重程度也与脑血管病病变的部位、发病次数等有直接的相关性。

  血管性痴呆和其他类型的痴呆不同,首先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变导致的多种认知功能障碍,在多种认知功能障碍中以执行功能障碍受累为主,而不同于老年性痴呆以记忆障碍为核心表现,其次患者除了表现有认知障碍外还同时存在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功能障碍、失语等多种神经功能缺损的伴随症状和体征,再有患者的认知障碍与脑血管病事件有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关联,认知障碍可突然发生或缓慢进展,并且随着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痴呆的病程呈波动性或阶梯样进展。同时给这样的患者做头颅CT或者磁共振检查,除了可以看到脑叶的萎缩外,还可以看到脑内多发的缺血坏死病灶、关键部位的缺血病灶等表现。

  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一样,目前的治疗主要都是通过降低病情的恶化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但是并不能逆转疾病的进程。而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以及戒烟限酒等更是治疗的核心,规避导致脑血管病最常见的高危因素,减少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进而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另外,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中也需要运用到改善脑代谢和增强脑血流量方面的药物,同时部分患者可能还存在精神症状,那么还需运用抗精神类药物的治疗。

  血管性痴呆已位列全球第二位常见痴呆类型,尤其是对我国这样一个脑血管病高发的国家而言,做好脑血管病的规范防治就能大大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上文中的王女士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遵照医嘱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定期门诊随访,没有发生新的中风,同时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王女士的认知功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保证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吴丹红(主任医师) 孙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长三角
   第A20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1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市场资讯/综合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新民俱乐部
脂肪肝,并没那么简单
咳嗽首先是一种自我防御
预防中风,远离血管性痴呆
蹲点开抢免费专家咨询号
疝“补丁”与人体无违和感
美国版康复/康健园B04预防中风,远离血管性痴呆 2014-09-08 2 2014年09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