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实上,2014年上映的《忍者神龟》首部大电影口碑并不理想,不仅入围了2015“金酸莓奖”年度最烂影片提名,还被影评人骂得“体无完肤”。在中国内地上映时,《忍者神龟》首周表现平平,而最终收获不到4亿人民币的总票房,在当年属于中等进口大片水平。
从目前情况来看,《忍者神龟2》的表现甚至远远比不上前作,北美3525万美元的首映周末票房,比首部6550万美元的同期票房少了46%。在中国内地的预售也不理想,零点场目前只有54.7万元的预售额。据了解,《忍者神龟2》的制作费达到了1.35亿美元,比上一部多了1000万美元。以其现在的表现,发行方对《忍者神龟2》的期待可能会落空。
不要说《忍者神龟》首部表现平平,即便是首部大红大紫,续集的表现也未必优秀。在今年,好莱坞的续集策略似乎受到了冷遇:纵观今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好莱坞续集片,包括《猎神:冬日之战》《爱丽丝梦游仙境2》《惊天魔盗团2》《美队3》《分歧者3》《独立日2》《X战警:天启》《海底总动员2:多莉去哪儿》《冰川时代5》《星际迷航3》等等,除了《冰川时代5》和《星际迷航3》尚未上映之外,其余的续集作品票房大多不理想,比如《猎神:冬日之战》就是一个失败的例子,续集较其第一集的票房少了59%;《爱丽丝2》更是比前作的票房大跌了78%。对此,派拉蒙副总裁罗伯·摩尔表示,系列影片的门槛随着前作的突出表现而越来越高,“观众的认可度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每一部续集的故事都要独特,才能避免影迷的审美疲劳。”
而今年续集市场暴跌的另一层面,也揭示了好莱坞对此类影片的创造力正在逐渐枯竭。中国台湾资深电影分析师林慧娟认为,对于好莱坞电影来说,即便拍出了口碑极佳的原创作品,最终的票房成绩也不见得理想。因此片商往往会选择一个“深思熟虑的策略”来控制投资风险,就是对已经获得成功的电影进行“再创作”。“这无疑是一个更为稳妥的圈钱手段。”
派拉蒙电影公司的高管谈到续集影片时承认,续集的质量下降是导致其票房失败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系列套路的形成,以及熟悉的角色和主题,都有可能让观众失去兴趣。”由此可见,在看多了大制作、大特效的中国观众面前,好莱坞续集片想在中国市场再创辉煌,并没有前几年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