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儿童文学作家孙毅首推长篇小说
~~~儿童文学作家孙毅首推长篇小说
~~~儿童文学作家孙毅首推长篇小说
     
2018年01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95高龄笔下的“上海小囡”
儿童文学作家孙毅首推长篇小说
徐翌晟
■孙毅
■《上海小囡的故事》三部曲
  95岁高龄的儿童文学作家孙毅出了长篇小说处女作——三部曲《上海小囡的故事》。孙毅从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编撰儿童剧百余部,200余万字。为此,儿童文学老学者蒋风在贺信中戏称:“儿童文学园地里那只老公鸡又报晓了,他是在报喜。老公鸡跑着、叫着下蛋了、下蛋了、下蛋了,一连下了三个蛋。”日前,在上海作协大厅里,沪上众多作家、学者济济一堂,畅谈“90后”作家孙毅的最新力作。

  史诗般地写孩子

  《上海小囡的故事》三部曲从上世纪30年代写到上世纪50年代,分为《小银娣的悲惨童年》《战斗在敌人心脏里的少年队》《野小狗和野小鬼的故事》,贯穿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时期,通过一组孩子的群像,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批上海有志少年儿童的觉醒和成长,是一部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前后底层少年儿童生活的文学长卷,尤其填补了地下少先队从诞生到扩大、发展的文学题材的空白。孙毅是作家,也是一位革命家,解放战争时期,他就在上海白统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战线,是参与了党的地下少先队的建立及其发展的屈指可数的健在者。以亲历者的视角,以一个上海小囡的成长经历来反映我们国家所走过的艰难,所追求的光明,以及巨大而深刻的历史变迁,他说,晚年能完成这样一部作品,就可以完全没有遗憾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作家张锦江称赞孙毅的写作富于使命感与生命的感召力,这部小说的可喜之处是没有人完整地写过上海的孩子,孙毅是第一部。作品跨的时间段有三块,一是解放前的悲苦孩子,二是觉醒革命的孩子,三是在新中国时期的孩子。这种史诗式的写孩子的经历是第一次,超出《包身工》《骨肉》的价值。“关键一点是作者从生活出发,不是靠采访查资料来写小说。有许多作品是无血无肉的,依仗一点资料乱编故事,而老孙是自己的生活积累,所以有真情实感,所以能打动人心。这部小说将会因它的文化保留价值而存在。”

  生机勃勃的“90后”

  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说,孙老常年关注少先队工作,此次他的小说三部曲更是以少先队为主角,描述了少先队的成长之路,是我们少先队改革的素材,具有儿童教育意义,我们将继续接过接力棒传承少先队的精神。在单位记录外出情况的小黑板上,孙老还曾留下过“孙大圣来过”的留言,他接到孙毅的来信,落款常常是清晨或“写着写着,天要亮了”。让人感慨万分。

  被许多人亲切地称为“老孙”的孙毅,常常老顽童一般地骑着一辆自行车,飞一般地在人面前停下,挥手打一声招呼,又飞一般地骑走了。作家林华回忆自己大学毕业后在第一份工作中遇到领导孙毅先生。工作中遇到问题,老孙经常把“我的孩子,吵什么吵”挂在嘴边,和同事们其乐融融。有一次林华的钥匙被锁在了办公室,老孙破窗而入,帮她取出了钥匙。办公室出现了一只老鼠,几个女同事都不敢上前,结果居然是老孙,一脚上去,踩死了老鼠。老孙就是这样将人生“玩出花样,玩出价值”。

  作家简平是这套书的策划人也是孙毅创作的见证者,让他忘不了的是孙毅请他去家里看修改后打印出来的书稿,他约好孙毅在某处等候。孙毅开了一辆电动车过来。“一个94岁的老人,生气勃勃地骑车与我一起一路驶去。”

  本报记者 徐翌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综合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汽车周刊
   第A2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A24版:公告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广告
   第A28版:广告/新民健康
立体回忆
似乎,那些斑驳触手可及
看95高龄笔下的“上海小囡”
美国版文体新闻A15看95高龄笔下的“上海小囡” 2018-01-17 2 2018年01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