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全市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2018年,团市委、市教委共同牵头,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市学联和市慈善基金会连续第五年共同主办爱心暑托班,且连续五年被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
今年22家青年社会组织和社会机构,将为办班点提供超过4000课时的课程。一幢红色尖顶的童话小楼化身“登月学院”,成为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办班点。杨浦区二联小学大队辅导员常杰正在引导孩子们分组合作,设计一条微信,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的变化。悦读乐写、魔方解密、成长教育、温莎戏剧、小小外交官、探索小科学……承接课程开发的“登月学院”负责人、复旦大学2018届心理学硕士毕业生李岩介绍,团队将引入“STEAM+心理学融合教育”,通过音乐、戏剧表演等形式,提升孩子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今年是民办宏星小学三年级男生叶铭轩连续第三年参加爱心暑托班了。他曾跟着老师亲手制作了一个风筝,还放飞上了蓝天,这成为他关于夏天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消防通道有没有堆放杂物,负责人是否“明责亮牌”,转角处等有没有加装防撞软包……开班仪式结束,团市委副书记戴冰就带领团队,对办班点开展了一次安全巡查。记者看到,各楼层醒目处均张贴着一张张“安全保障‘五项十必查’”宣传海报。戴冰介绍,这是本市今年推出的多项新举措,旨在提升爱心暑托班安全系数。本市首次要求各办班点必须实行家长接送卡制度,并鼓励有条件的办班点实现摄像头全覆盖,继续委托市民巡访团、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队等机构对暑托班开展巡查,组织区间互查互访,邀请家长对暑托班进行随访等。各区、各办班点还将邀请公安、消防等部门,对暑托班进行巡检。
此外,每一个爱心暑托班都将建立微信群,通过照片和视频向家长直播孩子们的活动情况。所有办班点在开班一周内,均要向孩子们提供安全自护、交通安全、身心健康、安全自救等四门安全教育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