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头等大事”
顾仲源
  顾仲源

  夏天,大概很少有什么事能比理发更让人感到凉爽的了。

  从小就习惯称“理发”为“剃头”,小时候,家附近只有一家理发店,师傅大都是扬州附近来的,一口苏北话我们听得似懂非懂,但师傅都挺和气。

  后来有一位拎着工具包的中年剃头师傅走街串户为人们剃头,当你头发长了想到差不多该剃头了,师傅便会不请自到,深受人们的欢迎。师傅手艺不错,家里大人小孩都叫他剃头。起先,他是纯手工操作,用手推子和剪刀“咔嚓、咔嚓”,后来他鸟枪换炮备了“电轧刀”。可当年一般人家除了电灯往往不备装插座的,他也有办法,会将电灯泡从吊着的插口灯头上卸下来,把自己带着的“灯头插扑”加装在灯头和灯泡中间,再将电轧刀的插头插在“灯头插扑”上操作,让我们很是佩服。洗头时,师傅会熟练地用“东家”的物件:将热水瓶的水倒入搪瓷面盆,从水缸里舀上冷水掺温和放在凳子上,让洗头者弯腰双手撑着凳子、头位于脸盆上方;师傅又用毛巾将洗头者头发湿水、抹上肥皂,然后轻重适度地抓挠一遍使头上泛满泡沫,再用毛巾托起盆中水将泡沫冲掉;最后再换盆清水将头部过洗一边,用毛巾擦干就成了。如此这般,起先收费1角钱,后来是1角5分。剃完头,清清爽爽。

  时光飞逝。退休后,我就在家附近的小理发店解决“头等大事”。

  前两年,距家不远处新开了一家美容美发店。开业前几天,店里出售5元一张的体验券,可于开业后进店体验洗头和理发消费。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券。数天后,我去这家店理发,店内装饰一新,环境整洁。店里正在开晨会,只见二十来位员工站成两排,店长总结了开店几天来做得好、受到顾客欢迎的方面,也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要求员工们继续努力云云。之后店长安排服务员来给我洗头,我一看恰是那天在她手中买下体验券的那位。她先给倒了茶、端上了小点心请我稍歇一下,接着便开始干洗,头部抓揉力度适中,技法娴熟,再在颈肩来一番轻按揉摩,着实让人放松舒适。洗头毕,上来一位四十来岁的理发师,店长介绍说是碰巧了,正好轮到店里唯一一位首席美发师为我理发。果然这首席理发师手艺不凡,他根据顾客的头型和要求,细心剪、梳、理、修,不时就让我满意起座。体验结束,经不住店长一番推销,我充值办了会员卡。以后的日子,我和外孙大小男人去洗头理发,妻和女洗个头剪个发,都能享受半价,感到物有所值,不过妻和女去烫发、染发虽说是半价也要花去几百元,我惊讶“这么贵”,妻女却怪我“不领行情”!

  这家店给我的印象不错,感到厌烦的是当卡内还有不少余额时,经理她们常以“可享受更多优惠”的名义建议我继续往卡内充值。我表示当前服务性行业用“先充值再消费”留住消费者的做法颇受社会诟病,反而令消费者不放心,动脑筋靠服务质量和价格优势才是根本。而且不管怎么说,大多数人享受“头等大事”的时候,还是希望耳根子也清净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话题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3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伏尔加之波
   第A19版:伏尔加之波
   第A20版:伏尔加之波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新民旅游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胖女人一个
看手机的女孩
我和朱保亨的一次笔谈
“头等大事”
又闻蝈蝈声
一片清凉在苔藓
美国版夜光杯A21“头等大事” 2018-07-10 2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