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1: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片清凉在苔藓
霁 光
  霁 光

  上个月,我去美食达人陈卫平先生家,他书斋旁的小院里各色花开充满生机,几畦菜蔬,瓜果豆蔓长势不错,树荫下几盆苔藓引起我的注意,细细密密的嫩绿苔藓,此乃消暑妙物。哦,想起了唐人刘禹锡《陋室铭》佳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现在有人喜欢蓄养苔藓,它同石菖蒲一样,都是文人墨客案头夏日清供雅物。“苔藓”沪人叫“青藓苔”,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从前老弄堂篱笆墙壁下,天井阴湿处常见葫芦藓的踪迹,儿时,我喜欢把弄堂里的野生苔藓移植到父亲种的山石盆景里,再插上两只微小的铅制仙鹤点缀一下,夏日雨后,满盆新绿,舒人眼目。

  我的朋友沙俊文兄是养苔藓高手,走进他的书房,拜读名家书画后,还能欣赏到附生在山石、枯木、树皮、陶器里不同品种的苔藓,滋滋润润,充满水气,低下头对着碧绿鲜透的苔藓凝视片刻,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浑身惬意,苔藓小如米粒,芥子,却隐藏着一个植物大千世界的秘密,它无花,无种子,以孢子繁殖,我国有2800多种苔藓,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宋人蒲寿宬句:“闭门十日雨,破屋砌生苔。此意何人会,抱琴来不来。”唐代白居易咏苔诗:“漠漠斑斑石上苔,幽芳静绿绝纤埃。路傍凡草荣遭遇,曾得七香车辗来。”夏天,当你走进一条远离尘嚣长满青苔的小径,你的尘心大概可以沉浸在润绿里得到片刻休憩和慰藉。

  沙兄说,苔藓有褐角苔、溪苔、东亚大角苔、绿片苔、光苔、泥炭藓、金发藓、黄牛毛藓、毛羽鲜、细绢藓、橙色锦藓等许多品种。网上有大小灰藓、星星藓、白发藓、羊毛藓、等品种出售。家庭苔藓难养,要用吸水保湿程度强的汉砖、山石等,也可用青石、太湖石、火山石、古青砖、戈壁石等种苔。他用宋代烧瓷的陶匣钵养苔藓,聊有古意。古青石下要打洞,也可用玻璃器皿、紫砂盆养苔藓。苔藓培植有嵌苔法、涂苔法、淀粉生苔法、液肥生苔法、自然生苔法等多种。菖蒲、米竹、苔藓可以混养。蓄养苔藓,夏天不可直射太阳,冬天可以晒一点。每天喷水1次,其余季节3天左右喷一次水。养苔高人沈兄透露发苔秘诀:从野外采集来带有孢子的苔藓,加上啤酒、白糖、酸奶用搅拌机打成极细浆汁涂抹于石头上喷水保湿,苔藓容易生成石上。

  王勃在他的《青苔赋》序中感叹道:“苔之生于林塘也,为幽客之赏;苔之生于轩庭也,为居人之怨。斯择地而处,无累于物也。”的确,默默无闻,长在大山里的青苔是孤独的,古人对于苔藓的理解不同,有赏有怨,但它充满了绿色和诗意。岁月步入了一个新时代,苔藓成为新宠,来到你的书斋,你的窗台,送上夏日里的一片清凉。

  十日谈

  消夏图

  责编:徐婉青

  山上植被覆盖率高,太阳西下便有山风袭来,怪不得山上人家都不装空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话题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2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3版:健康E题/新民教育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伏尔加之波
   第A19版:伏尔加之波
   第A20版:伏尔加之波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第A2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6版:新民旅游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旅游资讯
   第A33版:旅游资讯
   第A34版:旅游资讯
   第A35版:旅游资讯
   第A36版:旅游资讯
胖女人一个
看手机的女孩
我和朱保亨的一次笔谈
“头等大事”
又闻蝈蝈声
一片清凉在苔藓
美国版夜光杯A21一片清凉在苔藓 2018-07-10 2 2018年07月1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