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初启动“进博会综合整治300天行动”以来,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就把综合整治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启动、早部署、早落实,制定了明确的“1+1+x”方案(“1个总体安排”+ “1个行动计划”+“X个专项方案”)。在方案的指导下,管委会抓统筹、抓协调、抓督导,全面迎接进博会。
找问题 促整改
进博会周边环境“改头换面”
虹桥商务区一派红火,迎接进口博览会各项区域配套保障、整治提升任务紧锣密鼓。记者获悉,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确立的迎接首届进口博览会五方面26项任务,截至目前平均进度已达70%以上,全部项目最迟9月底可完成。由各责任主体负责推进的项目进入冲刺阶段,截至目前,青浦区在市容市貌整治类项目中,已安排的诸光路、谢卫路等道路中修,城市门户综合整治及拆违等24个项目,已开工项目平均进度已超50%。嘉定区人行道翻挖及新建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同时已全部完成行道树、隔离带绿化施工,正在进行局部立体景观美化。闵行区的道路大修、绿化提升、河道整治项目已经全面开工,26条道路已启动25条;在河道整治方面,已经完成北横泾、小涞港样板段建设,并完成苗木种植约78%,总体进度平均进度约为55%。长宁区天山西路等6条核心区道路两侧公共围墙已完成整治;架空线入地项目在前期优选电站点位的基础上已全面启动建设,43个项目平均进度约为70%。
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了解到,为推进整治工作,管委会突出强化四方面措施。一是形成完善方案体系,指导各责任单位在总方案框架下,形成细化具体实施方案。二是为工程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围绕国展项目,进博会配套项目,各区及重点单位实施项目,开设绿色通道,最短时间启动建设。三是全面推进,抓节点难点,重点围绕国展中心周边的重要节点,区区对接、界面衔接的重要节点及周边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四是健全完善计划管理和督查督办工作机制。建立日常巡查和项目进度周报制度,及时了解进展情况和解决存在问题。
整治工作拔固疾、出亮点,成效初显。仙霞西路迎乐路口有一块占地面积约1500多平方米的“边角料”,过去这里是一块垃圾堆放区,今年年初,长宁区对此地进行了拆违及垃圾清运,如今所有植被已经完成种植,正在提升和养护阶段;位于诸光路1355弄的西郊家园是个大型动迁房小区,与国家会展中心仅有一街之隔。目前,小区内的拆违已全部完成,对日租房、无证照经营、外扶梯等整治都已完成,公共绿地全部恢复。在轨道交通13号线金运路站旁边建设一座崭新的停车棚,引导非机动车规范停放。闵行在青浦“飞地”中的违法搭建,此次二区集中行动,彻底拆除了此项“老大难”问题;位于商务区内的富力集团在工地围墙整治提升中,借鉴国内外工地围墙最新效果,对设计方案反复比较、分析、改进,形成第四代生态环保围墙。
动真格 重实效
督查督办全面迎接进博会
为加快推进进博会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管委会针对突出难点问题抓调研、出对策、提方案,多方加大巡查巡访力度。截至7月17日,协调督导部共发放督办函19份,涉及绿化、交通、违章搭建、市容市貌等多个方面。据了解,管委会还分别与5月3日和7月17日牵头组织了第100天、第200天整治提升进展阶段成效的检查考评。
目前,第二次“百日测评”已完成。本次督导重点对长宁、闵行、青浦、嘉定四区及机场集团、申虹公司等责任主体承担的整治项目,进行现场走访、会议点评及考核打分。
通过制定分类考评标准和办法,按不同行业、不同专业、不同项目分类制定考核目标和权重分值,把考核办法细化成三大板块、五十多个考核子项,细化到9方面的整治提升项目和内容;同时组织社会各界参与考评,通过行业专家、人大政协、管理部门、新闻媒体和市民代表的参与,扩大考评的公开公正和公平,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考评,对各责任主体项目启动、计划安排、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质量控制、成效体现等落实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存在的问题和采取对策措施等方面严格考核。
在点评会上,虹桥商务区协调督导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督导真正体现了动真格、抓问题,敢于揭短板,并将在八月中旬再举办一次测评活动,做好抓标准促整改。在西郊家园新建的停车场,参与督导的专家指出,新建停车场使用的镂空花砖对穿高跟鞋的女士“不友好”,很容易卡住鞋跟。有关人士指出,在很多拆违处仍留有不少未修复的痕迹,楼房外立面则看上去有点乱,空调室外机整治过后依然高低不平。在围场河现场,市地调院总工程师、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连连发问:“你们的整治方法是生态的吗?”她所关注的也是整治效果的常态化。“进口博览会周边整治的生态环境提升,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用精细化的管理保证效果,而不是返黑之后再整改。”她说,世博会给上海留下了后滩公园、世博轴、小白菜精神,希望进口博览会也能留下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协同精神。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闵师林表示,下阶段,商务区将继续对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美环境”的要求,狠抓最后阶段的整治提升冲刺、查漏补缺和精细化管理,督促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持续通过一系列的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加大力度根治顽症,看齐最高标准,全力护航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