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7: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作者座谈会观点摘要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作者座谈会观点摘要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作者座谈会观点摘要
     
2018年07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盯住亮点亮观点
关注热点抓重点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作者座谈会观点摘要
朱光
  ■ 新民晚报文艺评论对上海文艺创作的亮点关注颇多,尤其是对舞台艺术中的戏曲部分做得最全面。从沪剧《挑山女人》到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项的优秀作品,以及重大文艺题材创作的报道等,晚报都发挥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郦国义

  ■ 老中青三代文艺评论家,都在批评声中亮观点,有益于文艺评论和文艺原创,更好地携手发展。面对各种潮流,更应坚持自己的态度与风格。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吴孝明

  ■ 如今的美术展览,更像是在百货商场里感受娱乐生活。其中既有中老年人,也有青年情侣,还有年轻妈妈带娃一起看——这说明城市人口对于文化活动的热情高涨,这就是文艺评论存在的基础。当下自媒体参与文艺评论也很积极,但如果缺乏深入的思索,也可能会限于自我感觉良好的境地。

  ——青年文艺评论家 郭晨子

  ■ 新民晚报有着强大的订阅数量,与新媒体融合后将有强大的影响力。建议发挥即时性快评的特色,并以有趣生动的过程传播,就能持久发展。

  —— 《上海文艺评论》责编 杨子

  ■ 具有地域特色的新民晚报要注重在地文化的研究,抓住城市文化本身的资源,让文艺评论可亲近,可感知。市民观点、专家观点,都可以围绕社会热点,甚至不局限在一期,而是连续性地做。文艺评论还应聚焦跨界复合的现象,例如公共艺术如何与城市老街区共融等话题。文艺评论应该有大局观、大视野。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 徐明松

  ■ 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是有界限的。有些作者利用大众不懂,浑水摸鱼。文化多元的好处是可以看到各种探索,但也容易迷失、混淆。如果没有清晰明了有力量的评论,将误导受众,误解传统书画的价值。对于媒体而言,文艺评论也应该帮助大众厘清常识、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上海中国画院副院长 陈翔

  ■ 上海的经济条件比较好,但是上海书画的地位在全国却不高。我们要有思想交锋,我们要有深度批评!

  ——上海书协副主席 戴小京

  本报记者 朱光 整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大虹桥专刊
   第A12版:大虹桥
   第A13版:大虹桥
   第A14版:大虹桥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新民法谭
   第A24版:新民法谭
文艺评论要成为社会一股清流
盯住亮点亮观点 关注热点抓重点
画面唯美细腻 故事清新真诚
美国版文体新闻A17盯住亮点亮观点
关注热点抓重点
2018-07-27 2 2018年07月2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