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湘怡
我家的钟点工小张,每次骑电动车,都会一丝不苟戴上头盔,哪怕这几天高温也一样。我见过她在路上骑车的样子,慢悠悠的,绝对不是赶时间风驰电掣的那种性格。就这种速度,还要戴头盔?她说,以前出过车祸,虽然只伤了腿,可那以后头盔却不敢不戴了。
像小张这样主动戴头盔的骑车人事实上不多。最近一则报道显示,去年3月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要求,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上道路行驶时应佩戴安全头盔。而一年下来,上海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头盔使用率仅为12.5%,乘客使用率仅2.0%。来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项道路安全项目评估数据显示:外卖人员电动车驾驶员头盔佩戴率为34.3%,快递人员佩戴率仅10.2%。也就是说,风里来雨里去的外卖员、快递员,大部分光着脑袋和时间赛跑。
我曾见过一起电动车事故:一辆电动车飞快地擦过一辆转弯的汽车,被弹出老远。骑手重重摔倒,头部着地,爬起来后才发现,头盔都撞裂了。围观的人都说,幸亏戴了头盔,否则就是一场悲剧。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海市涉及快递、外卖行业各类道路交通事故有117起,造成9人死亡、134人受伤。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摩托车(电动车)手,超过七成因颅脑损伤致死。而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摩托车驾驶员如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可使交通事故的死亡风险降低40%,头部重伤风险降低70%。
一顶头盔,可能就是生与死的边界;一顶头盔,也是守法与违法的边界。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对骑车戴头盔的意识还很淡薄。国外的孩子,从三四岁骑儿童自行车开始,就被家长要求戴上头盔。而我国的家长和孩子,戴上头盔保护自己的习惯还不普遍。骑车戴头盔,不妨也从孩子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