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正在由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对外开放进入到以服务业为核心的对外开放新阶段。但是,服务业的发展有很多困难值得引起重视。今年以来,上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一批各具特色的服务经济载体正在建成,一批高端“上海服务”品牌正在形成,一批新经验、新做法正在逐步推广。未来,上海将进一步依托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优势,努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形成一批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案例和开放便利举措,为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服务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发挥上海应有的作用。
上海市政府参事、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在论坛中指出,今年1-11月,我国CPI同比增长2.1%,其中,家庭服务、医疗保健、房租、教育文化和娱乐累计同比涨幅分别达5.6%、4.5%、2.5%和2.2%,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目前,我国大部分服务业存在供给不足现象,增加服务业有效供给是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王思政建议,强化资源集聚配置功能,实现“金融中心要融通全球,贸易中心要买卖全球,航运中心要覆盖全球,经济中心、科创中心要影响全球”。同时,还要持续扩大服务范围,增强辐射强度,推动“上海服务”走出上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此,可以抓好各类平台载体,围绕各种博览会、交易会、论坛等平台载体,做精做深,高水平运作,办出特色和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