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家住徐汇区的范老伯接到一个自称是通讯局工作人员的来电,电话中一男子称范老伯涉嫌洗黑钱,银行账户即将被冻结。随后,电话被转至 “市公安局刑侦科”,电话中的“江警官”告知老伯其罪行已被查实,同案犯也已被控制。在“江警官”和“刑侦科”两条线路之间来回倒腾,范老伯把自己的银行卡号、存款余额等情况都“如实交代”了一遍。最后电话被转到“刑警队长刘警官”处,对方称“要么拘留你,要么你把自己的银行卡和存款都交出来。”深信自己陷入案件中的范老伯选择了后者。范老伯从对方手里拿到一个接头暗号“1003”,根据指示前往老沪闵路大华医院门口与一名黑衣人接头。
这名黑衣男子姓赵,同是电信诈骗被害人,报警电话也是由他自己打的。赵先生告诉民警,27日早上上班时接到一则电话,电话那头的女子称有一个登记在其名下的手机号近期发送了上万条骚扰短信,已违反通讯管理规定,警方要对此调查。随后电话被转到了自称上海某公安分局的“刘警官”处,在电话里“刘警官”要求赵先生添加一个qq号码,通过qq向赵先生出示了警官证和一张印有赵先生头像的《拘捕令》,赵先生在惊慌之余相信了对方。随即,“刘警官”通过qq私信赵先生发布指令,要求其按照指示去跟一名“同案犯”接头,以减轻刑罚。
当日中午,两名被害人在老沪闵路附近碰了头。“刘警官”在qq中警告赵先生,两人已被监听,不能做任何案件上的交流。在互相校对了“暗语”后,范老伯将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手机卡都交给赵先生。两人坐车前往梅陇路兴业银行,通过自动办卡机,赵先生使用范老伯的身份证办理了一张银行卡,接着又前往附近另一银行网点开通网银和手机银行。因缺少材料且需要直系亲属陪同,范老伯的办理申请遭到银行拒绝。“刘警官”得知此情况后又指示两人前往罗香路上的上海银行,让赵先生把范老伯的8张定期存折都转成活期,归集到一张银行卡内,同时叮嘱赵先生:“万一银行工作人员问起,就说自己是老人侄子,转成活期是为了出国用钱。”对方急切的态度和说辞引起赵先生怀疑,抵达银行后赵拨打了派出所电话。
徐汇公安分局接到赵先生电话后,立即在电话中明确告知其遇到了电信诈骗。事后,范老伯说,与赵先生接头前已把所有资产近28万元都归到几张银行卡内,开通网上银行是转账前最后一步,好在发现及时,在悬崖前回首。
为躲避公安机关拦截和劝阻,如今诈骗手段朝“多被害人共同行动”和“相互协作诈骗”方向演变。警方在多起案件中发现,接到“假民警”电话后,只要对方报出当事人姓名、身份证和家庭住址等信息,通常都能引起被害人好奇,并一步步陷入骗局。嫌疑人的最终目的就是引导被害人开通网上银行账户将钱款打入指定账户,因为被害人办理业务使用的都是真实身份,且多假冒“子女亲戚”,使银行工作人员难以识别,这种“障眼法”极具迷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