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55周年,上中医分队荣获先进称号
~~~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55周年,上中医分队荣获先进称号
~~~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55周年,上中医分队荣获先进称号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年用过的针灸针能绕摩洛哥一圈”
中国派遣援外医疗队55周年,上中医分队荣获先进称号
左妍 沈莉
■ 岳阳医院胡炳麟医生带教当地进修医生 越阳 摄影
  一位摩洛哥患者在穆罕默迪亚的中国针灸中心做治疗,看到旁边患者身上插的针比自己多,赶紧对医生说:“我也要和他一样多!”

  听起来像笑话的真实故事,反映了当地人对中医针灸的信任甚至痴迷。1986年,从上海派出第一支针灸组在穆罕默迪亚设立中国援摩洛哥医疗队穆罕默迪亚分队以来,这支全摩唯一以针灸推拿为主要治疗方法的医疗机构。今年是我国派遣援外医疗队55周年,不久前凯旋的上海中医药大学第16批援摩洛哥穆罕默迪亚医疗分队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先进集体”称号。

  针灸火爆

  官员百姓慕名前来

  上海中医药大学第16批援摩洛哥穆罕默迪亚医疗分队有5名队员,分别是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胡炳麟、李连波及厨师刘瑛,附属龙华医院潘云华,还有随队翻译毛茜。2年来,医疗队完成门诊2.25万人次,针灸治疗33万人次。有报道称,这个分队医生“每年用过的针灸针首尾相接可绕摩洛哥一圈”。

  穆罕默迪亚援摩分队诊所最早只有2间诊室13张治疗床,2010年由中国出资重新装修,将小庭院改造加顶,又增加了2个小间、4张治疗床。这里除了有来自卡萨布兰卡的病人,还有来自荒芜山区及边境的病人。针灸治疗的范围包括关节炎、面瘫、中风、甲亢、不孕症等。上海医生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确切的疗效,加上持续的中医文化宣传,吸引越来越多摩洛哥官员和普通百姓慕名前来。

  推拿见效

  5分钟后症状消失

  有位当地的女士全身疼痛无力多日,腹部胀闷,头晕想吐,在摩洛哥医院看了几次内科,医生查不出问题,也不敢开药,她特地赶来分队求助。胡炳麟通过望诊和号脉,判断患者系数日前暴食加上受寒引起胸腹痞满,日久体力消耗,虚实夹杂。胡炳麟医生运用宽胸理气手法治疗,5分钟后患者症状就消失了,临走时还与大家一起合了影。这位女士说,中国医生不仅手到病除,居然还知道她几天前受过寒,真是不可思议。

  胡炳麟说,中医针灸治疗已在摩洛哥开展30多年,当地人已经了解,但对于推拿这种治疗方法,当地人还不熟悉。所以在保证日常针灸门诊的基础上,他牵头开出了面向平民的中医推拿专科门诊,在2018年推拿治疗958人次。队员们编写并张贴了中法文版的《推拿诊疗须知》,采取预约制,遴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青少年脊柱侧弯、头痛、抑郁症、失眠、肝气郁结等病种予以手法治疗。“要求手法治疗的人越来越多,靠我们几双手,根本不够用!”

  2016年,分队设立摩洛哥海外标准化中医诊室的国家级项目得到批准,但受场地限制,大型理疗设备不能用。胡炳麟在援摩总队部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帮助下,根据现有条件,给简陋的候诊室和治疗室增加了中医元素,添置了显示屏,又向穆罕默迪亚阿卜杜拉医院申请了新的候诊椅。患者一边候诊一边看宣传片,还学起了八段锦。

  授人以渔

  中医技术生根发芽

  2017年,摩洛哥卫生部首次组织摩洛哥媒体来中国医疗队采访拍摄,在摩洛哥最大的电视台播放。穆罕默迪亚分队因鲜明的中医特色和良好声誉入选,随机接受采访的两位病人讲述了自己接受推拿针灸治疗而避免手术的经历。节目播出后,很多人看到分队医生都会来握他们的手、给他们让座,“中国医生,你们是我们的朋友!”

  队长胡炳麟介绍,从单纯输出医生,到提高受援国医疗水准,几代援摩人通过写学术论文、开专业讲座、日常带教等,将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医生。他的愿望是,建一支留在摩洛哥人民心中的中国医疗队。

  毕业于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女博士,其毕业论文《针灸在大肠激躁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就是在中心医生们的帮助下完成的。她发现针灸对大肠激躁症有不可忽视的治疗效果,针灸可以作为该病症的药物替代疗法或辅助疗法。毕业后,女博士开设了内科私人诊所,病人很多,但她经常抽空来看望中国老师。

  薪火相传

  援摩迈向更高层次

  两年里,分队完成了国家卫健委援外“中医合作”标准化中医诊室项目,开出了中医推拿专科门诊,今年9月还设立了“上海之窗——摩洛哥海外中医图书馆”。同月,岳阳医院与援摩洛哥总队部一起与穆罕默德五世大学签署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与穆罕默德五世大学附属医药学院、孔子学院两份合作意向书”,牵线与哈桑二世大学建立合作意向,“中国—摩洛哥中医药中心”筹建工作迈出重要一步。

  在第16批上海中医药大学援摩洛哥穆罕默迪亚分队中,龙华医院推拿科医生潘云华已连续4年在摩工作;厨师刘瑛第17批次继续留在摩洛哥,这是她第三次援摩,因为她做的饭菜“有家乡的味道”。凭借全队不懈努力,分队本月荣获了“全国援外医疗先进集体”称号。

  代代援摩人远离家乡,守护北非民众的健康,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也灌溉出了两国人民的友谊之花。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沈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8年终盘点特别报道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9版:综合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6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7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8版:家装专版
   第A19版:文体新闻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广告
   第A22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家装专版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新民健康
   第A33版:大虹桥专刊
   第A34版:大虹桥
   第A35版:大虹桥
   第A36版:大虹桥
“每年用过的针灸针能绕摩洛哥一圈”
专家建议 每天至少1小时室外活动
广告
美国版上海新闻A07“每年用过的针灸针能绕摩洛哥一圈” 2018-12-28 2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