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大学城/进校园
     
本版列表新闻
中央电视台记者徐鸣佳走进第二工业大学——~~~
中央电视台记者徐鸣佳走进第二工业大学——~~~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央电视台记者徐鸣佳走进第二工业大学——
新时代的记者需要哪些素养?
施云怡 龚诗怡 武威 蔡韧迪
  施云怡 龚诗怡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 文 武威 蔡韧迪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 摄

  3月23日下午3点,在第二工业大学易班体验中心,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徐鸣佳以“新时代下的记者需要具备的素养”为主题,与大学生展开热烈探讨。

  严谨采访 深入挖掘

  徐鸣佳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摄影系,2009年开始任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参与报道过“汶川大地震”“上海世博会”“1115胶州路火灾”“闵行楼房倒塌”“外滩踩踏事件”等新闻事件。他平易近人,富有亲和力,一点都没有中央媒体记者的“高冷”架势。表达方式干脆利落,总能一针见血地点明事物本质。

  通过对一起“撞人逃逸”案件的不同报道,徐鸣佳分析了不同记者高低立显的采访水平。他说,同样从事新闻行业,媒体与媒体之间、记者与记者之间看待问题的高度不同,造就了电视新闻质量的良莠不齐。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应该坚持深入严谨的采访作风,对新闻事件拥有更深度的思考,要善于剖析和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呈现给受众事实的真相。

  蹲点整月 先交朋友

  在“琼中女足”的新闻采访视频中,徐鸣佳用细腻的镜头捕捉到一批特别的“铿锵玫瑰”。她们坚守在我国的穷乡僻壤,发扬着坚强勇敢的拼搏精神。在大家纷纷为女足队员们的坚韧不拔所感动时,徐鸣佳徐徐道出了拍摄过程。

  为了向观众们展现出女足运动员们的真实训练生活,整个采访团队在琼中与运动员们共同生活了一个月,为拍摄做了充足的准备。“如果我们刚接触就开始采访,那肯定很突兀,采访对象不会和我们说真心话。而做一档出色的节目,需要对方展现真实的内心世界和故事,那就需要我们真正地和受访对象交心,感受对方的感受。”

  结合多年采访经验,徐鸣佳将如何捕捉受访者内心感情的秘诀传授给大家:面对陌生人,受访者有时会选择隐藏内心的真实情感,这时不妨先避开,留出私人空间给对方,找准时机再迂回委婉地报道。

  独立思考 保持客观

  徐鸣佳建议大学生们多出去走走看看,多实践,多思考。“记者不能只做原封不动照搬信息的‘扩音器’。在报道时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同时也不应过于主观,切勿只专注于事件表面。”他以汶川大地震时的采访经历为例,引导大家站在中央媒体的角度,去思考,去感悟。当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应多向奋斗在一线的职业新闻人学习应对方法和采访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在互动环节,徐鸣佳热心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徐婷婷以一起“车辆肇事逃逸”案件为由发问:“如何采访被害者家属才不至于造成二次伤害”。徐鸣佳通过讲述“琼中女足”拍摄过程中对一户贫困家庭的采访经历给出解答:“人和人的相处需要过程,要用心和对方相处。”

  讲座在同学们和徐鸣佳的你来我往的“过招”中渐入尾声,他最后总结道:“记者一定要多去基层,说出老百姓心声的同时,也要为政府解决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进校园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易精彩
   第08版:百宝箱/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创业说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玩游戏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把读报变成一种美的享受”
新时代的记者需要哪些素养?
大学生版大学城/进校园03新时代的记者需要哪些素养? 2016-04-27 2 2016年04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