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未名园/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人食菊
路来森
  路来森

  菊,不仅可供观赏,亦可制作而为美食。

  在中国,食菊之俗,由来已久,早在屈原《离骚》中,就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记载。

  而金秋时节,恰是食菊的大好时节。

  《神农本草》曰:“菊以紫茎为正。”古人认为,“紫茎”的菊花,才是正宗,此种菊花,亦谓之“甘菊”,气香而味甘,叶、花皆可做羹食。

  宋人爱菊成风,据说,历史上一年一度的赏菊活动,正始于宋代。宋人熟悉菊花的品种,“菊以紫茎为正”的观念,也深入人心;因此,食菊就成为宋人,特别是士人的俗常之事,也是风雅之事。

  宋人食菊,以菊苗、菊花为主,吃法多多。

  “菊苗煎”。以菊苗为基本原料。其法:“采菊苗,汤瀹,用甘草水调山药粉,煎之以油。”即,采取鲜嫩菊苗,热水焯过,调上甘草水和山药粉,油炸过后食用。甘草、山药、菊苗,皆具“清热”之功效。食用后,生“清爽”之感觉,故尔,撰写《山家清供》的林洪赞曰:“飒然有楚畹之风”。

  “菊苗羹”。菊苗,宋人还有一种吃法,做“菜羹汤”。其法极其简单:“春采苗、叶,略炒,煮熟,下姜、盐,羹之,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叶,尤妙。”“略炒”,不能炒之太过,否则嫩菊苗易失本味。枸杞叶,同样具有“养肝明目”的功能,所以,菊苗与枸杞叶放在一起做“菊苗羹”,相得益彰,既强化了食疗功能,亦可作为春日“时鲜”,以饱口腹之欲。

  “菊苗粥”。宋人似乎特别喜欢喝粥,且名目繁多,常与花草菜蔬相关。诸如,赤豆粥、薏苡粥、梅粥、山药粥等。菊苗粥,即其中之一。其法,“用甘菊新长嫩须丛生,摘来洗净,细切如盐,同米煮粥食之,清目宁心。”所谓“嫩须丛生”,不过是丛生的嫩菊苗而已。

  “菊花饭”。菊之花,花色有多种,黄、白、紫、绿,甚至黑。古人认为:“梅以白为主,菊以黄为主。”黄色,才是菊花的正色,或者叫本色。因此,菊花饭所用菊花,是采用黄色的菊花;宋人又给“菊花饭”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谓之“金饭”。其法:“采紫茎黄色正菊英,以甘草汤和盐少许焯过。候饭熟,投之同煮。久食,可以明目延年。”简单可行。

  菊花饭选黄色菊花,不仅仅是因为悦目好看,还因为其中寄托着中国人的传统哲学理念:纯黄色,在五行中是中央土的颜色,又逢九月开花,正是金中之土,与季节相应,最为上乘。

  其实,相比菊苗,菊花的吃法更纷繁。除菊花饭外,宋人还做菊花饼、菊花糕、菊花粥等等,但菊花多以点缀为主,追求审美价值,胜过食用价值。

  当然,并非所有菊都可食,如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所言:“菊有两种:一种茎紫,气香而味甘,叶可作羹食者为真;一种青茎而大,作蒿艾气,味苦不堪食者,名苦薏,非真。”

  宋人食菊,似乎只食“紫茎,黄花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达人秀/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百宝箱/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爱美丽
   第12版:看展览/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不吃臭鳜鱼 枉来徽州游
宋人食菊
美食里的诗情画意
数九寒天忆冻梨
征稿启事
大学生版未名园/大学城14宋人食菊 2016-11-09 2 2016年11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