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妈咪宝贝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妈妈的德国育儿体验
  枭帆,媒体人,目前定居德国,有了一对混血儿女。她认为,其实任何教育都没有十全十美,德国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为孩子稳步走向社会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支撑。

  在幼儿园都在干嘛呢?微博上流传很广的有一个幼儿园的“德国秘密”:学习如何报警;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和选货。“其实这个不是秘密,这是德国幼儿园的基本职能。”枭帆说,各种生存能力,几乎是耳提面命。例如交通:在德国,孩子刚会走,就有助跑自行车,到了2、3岁,都有不同尺寸的自行车。小学里还有专门的自行车课程和考试。

  枭帆最近出了一本书《妈妈,请在童年这样爱我》。在书中,她千叮咛万嘱咐:孩子是孩子,你是你。“这个思想观念其实是孩子的德国爸爸灌输给我的。”

  枭帆说,记得老大刚出生,自己第一次做妈妈,有些诚惶诚恐,但德国老公说:“孩子就是一棵小树,管他是挺拔伟岸的松柏,还是婆娑摇曳的苹果树,哪怕他是一根爬藤,我们依然要灿烂。”

  中国父母以孩子为中心,德国父母更多考虑对孩子人格的尊重和责任的担当。在生命最初的三年,孩子最需要父母的贴身照顾,但一进入幼儿园,他除了个头比较小,社会常识或某些能力还比较欠缺外,其他的独立人格、性格,都已不是父母能替代或掌控的了。

  与之相对应的,德国爸爸幽默风趣,允许孩子开父母玩笑,也从不用父母的威严强迫孩子,遇到问题先沟通再讲道理。“爸爸只要在家,为孩子们做早餐,接送孩子,或者帮孩子读书讲故事,是很有代表性的德国爸爸。”

  而妈妈,你还是你自己。“所以每个妈妈都请继续成长丰盈你自己,继续你的工作,继续你的追求,继续你的梦想。”钱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产业
   第05版:大手小手
   第06版:妈咪宝贝
   第07版:缘份对接
   第08版:计生协专版
   第10版:浦江专版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汽车天地
   第16版:名人生活
高剖宫产率成二胎隐患
不走寻常路!
“奶奶是潮童杀手”显现带娃代沟
蚊虫叮咬宝宝 也会引发过敏
中国妈妈的德国育儿体验
家庭周刊妈咪宝贝06中国妈妈的德国育儿体验 2014-07-16 2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