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纪80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诞生了2.18亿独生子女。许多独生子女“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令人不由得问道:他们会觉得劳动光荣而热爱劳动吗?
让自己的孩子爱上劳动,关键是从家庭开始,从家长入手。家长要有“劳动不分贵贱,社会分工不同”的思想认识,帮助孩子认识不同行业的劳动创造了如今多姿多彩的便利生活,每位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家长尤其不能用做家务来惩罚做错事的孩子,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家务劳动是对身心的体罚——那谁还会喜欢做家务呢?
家长要善于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2岁可以整理玩具箱,3岁可以帮爸爸妈妈拿拖鞋,4岁可以洗水果,5岁可以倒垃圾,6岁自己刷牙洗脸,7岁可以帮父母摘菜、洗菜,8岁可以整理床铺和书包,9岁可以浇花、整理房间,10岁可以扫地、擦桌子,11岁可以洗书包和鞋子,12岁可以帮父母煮饭、刷碗,13岁可以包饺子、做简单菜肴,14岁孩子可以做所有的家务。
孩子在劳动中不仅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获得了父母的认可,增强了自信心,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一举多得,何劳而不为呢?
中国的家长们,如果你爱孩子,那就归还孩子劳动的权利吧!
黄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