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赴台一游,今春二月,在女儿、外孙的陪同下,我和老伴终于圆了宝岛游的夙愿。
二月的台湾,春光明媚,气候宜人。无论在名山大川、城市乡村,皆可感受到瑰丽的景色、丰富的人文,台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游览之余,信手记下一鳞半爪,故曰“小记”。
飞抵高雄,第一个景点是佛光寺。此庙与诸多寺庙相似,除了有大雄宝殿、大悲殿、大智殿及大愿殿等四大主要建筑外,最具特色是其还有个大佛城。高约120英尺的接引大佛端坐在佛光山上,在阳光下反射出万道霞光。导游介绍,此佛已成为佛光山的地标,其四周有480尊小型全身阿弥陀佛围绕,景象庄严肃穆。
游毕,当我们回到寺前时,发觉有僧人和女居士各百人左右,分列两行,手挥小旗,似仪仗队般,正不知是何事,突见几辆高级轿车到寺前,一位僧长忙上前拉开车门,用手护住下车宾客头顶,下车者中还有外国宾客。旁边的僧人,有拍照的,有摄像的,顿时“长枪”、“短炮”,忙碌不停,原来这列队相迎是寺院为迎接贵宾到来举办的隆重仪式。此仪式与我们以往在影视剧中见到的佛家迎送迥然不同,颇感新鲜。如今是信息时代,看来佛家也与时俱进,新潮一番也。
游台期间,无论是台北、新北,还是高雄、花莲,行走在大街上,都感到街面上非常整洁,看不到一块垃圾的痕迹。更有与我们上海相隔不远就有一个废物箱不同,路边很难见到扔垃圾的地方。为此,我们在旅游时,感到要扔垃圾也是很为难的事。可听导游说,在台湾,随便扔垃圾,最重会被处以600新台币的罚款,于是,谁也不敢随意乱扔,只能把垃圾装在马甲袋里,待好容易发现一个废物箱,就赶紧前去“减轻负担”。
台湾不但没有乱扔垃圾的陋习,而且还很遵守交通规则,如行人过马路,一定会在斑马线前待转绿灯时穿越,不会有“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出现,也听不到一声汽车的鸣笛声。再有,在公众场合,大家都能互谅互让,难见高声喧哗、争先恐后的现象,如哪里有大喊大叫,甚至发生争吵,十有八九是大陆游客,真令我们汗颜。
我们到过的几个台湾大城市,如台北、新北、高雄等,当我们的大巴在行走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在十字街头,明明我们已经看见下一个景点,只要一个左转弯即可到达,但大巴却徧徧是向右转弯,与目的地方向背道而驰,然后再是几个右转弯,绕了一个大圈子,才来到我们刚才已看到的景点门口。后来问了导游才知晓,原来这些城市的主要道路和部分关键地区,为了避免左转弯会影响反向车道的正常通行,便作出了在这些路口,各种车辆只准向右转的规定,司机一般都能依法守法,当然对违规车辆,会以电子警察——探头的录像作为处罚的根据。笔者以为这一规定,确实为减少大中城市道路的拥堵现象找到了妥善解决的门路,值得我们上海等道路拥堵情况严重的城市借鉴。
台湾城市中的机动车,乃至像上海常在街头横冲直撞甚至乱穿红灯的助动车之类,在向右转时,对过马路的行人都能礼让等待。我们遇到过好几次,在斑马线过马路时,数辆右转车辆,都耐心地等着让我们先过,而且没听到一下喇叭声。这一点,也是值得我们内地司机好好学习的。每每想起,不禁为台湾的司机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