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样1
在车厢机舱内吵闹影响别人休息
孩子踢前排椅背这样的事情不仅发生在飞机上,在长途巴士、火车也可能会发生类似情况。更常见的是孩子在车厢机舱内大声吵闹,跑来跑去,严重影响旁人休息,家长对此没有感觉,甚至觉得孩子很可爱。
点评:相信有不少人在旅途中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把这个事情分成两方面来看: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行为是难免的,有时候并不是他们故意为之,可能是无意识的,尤其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在旅途过程中要他们长时间坐在狭小空间里不乱动,本来就是一件难度挺大的事情,双腿也可能会不自觉地踢伸,或想四处走走;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孩子觉得在烦闷无聊的旅途中,踢前面椅背或四处跑动吵闹是很好玩的。在影响别人的情况下,作为家长就应当站出来对受影响的乘客表示抱歉,再回头管教孩子,告诉他们这样影响到前面的叔叔阿姨,是不礼貌的行为,而不是放任自由。被影响到的乘客在起初也建议不要太过在意,可以稍微包容一下,如果家长表示了抱歉又有采取实际行动管教孩子,也不要一开始就一味指责。
熊样2
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在各种新闻图片及微信微博中也常见到,比如家长带着孩子旁若无人地在停机坪大小便,或者在马路边、公园里随地“解决”,有时候厕所就在不远处。遇到旁人的提醒和指责,孩子父母甚至会怒气冲冲地回应:“小孩能憋住吗,叫我们怎么办?”
点评:让孩子在公共场合随意大小便绝对不是因为孩子“憋不住”,这种情况是可以预防的。如果孩子年纪很小可以用尿布,但如果孩子有3、4岁以上,那么作为家长大可以防患于未然,比如在上飞机、上车之前,不管孩子有没有需要,先带孩子去洗手间方便一下,以防等到孩子有需要时找不到厕所。另外,家长别看孩子小,其实上幼儿园后的孩子也都有了是非意识和廉耻意识,他们也会知道大小便不应当随地的道理。
熊样3
上厕所不排队 ,在洗手槽撒尿
孩子尿急,家长带孩子进洗手间发现大排长龙,情急之下有的家长不是插队,就是“急中生智”让孩子尿在洗手槽。而妈妈带小男孩上女洗手间也诸多争议。
点评:让孩子尿在洗手槽绝对不应该,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遇到洗手间大排长龙,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家庭用的洗手间,在发达国家的公共场所,通常都会有这样的设施,如今在国内一些比较好的景区也配备了这种单独的洗手间。如果男孩子已经超过5、6岁,可以鼓励他们自己去男生洗手间,起初可以让爸爸带着,孩子养成习惯后,就算只有妈妈带着男孩子出游,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去男厕所。
熊样4
吃饭“生猛”, 餐桌一片狼藉
在带孩子出游去餐厅就餐,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就很让人头疼,比如在餐桌上伸出手来拿菜吃,没有尊老意识,最糟糕的是在团队游时,家长还帮着孩子抢菜,每当一盘新菜上来,家长总是第一时间往孩子碗里夹满菜,生怕孩子吃不饱,完全不顾及旁人。通常吃完饭后,一些家庭的餐桌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尤其是孩子面前的餐桌甚至是桌底下更是一片狼藉,让服务生很是头疼。
点评:孩子还小,饿了自然会想吃东西,但在公共场合尤其是有外人的场合,家长就要注意孩子体现出的餐桌礼仪问题。其实这种情况反而是教育孩子很好的机会,比如教导他们在餐桌上也要尊老爱幼,等别人先动筷自己再吃。如果孩子弄乱餐桌,家长要注意帮着收拾,不至于让桌面显得太难看。
熊样5
冲入电梯不礼让
住酒店时,一些孩子出入电梯一开门就会往里冲,完全不懂先下后上,还有的乱按一通电梯按钮,把多个楼层都按亮。当别人按住电梯等他们进入,也不懂得说谢谢。
点评:从安全上讲,横冲直撞入电梯本身就是个危险动作,“多手”的孩子更会让人觉得头疼,避之不及。如果不想让孩子成为“电梯小杀手”,家长在平日就要做好教育工作。尤其是现在很多家庭都住上了电梯楼,平日里就要灌输正确的电梯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