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爸爸坐拥七套房,儿子还要努力读书吗?
郭爽
图/TP
图/TP
  ■记者 郭爽 整理报道

  焦点关注

  【背景】

  最近朋友圈里很热的一篇文章是:《在上海有七套房的家庭,孩子还要努力读书吗》。

  作者黄征宇说:前不久我刚回国一次,当时我在机场叫了一辆车。在车上,这位司机朋友就和我天南地北地聊了起来,当谈到国内经济发展和孩子教育现状的时候,他告诉我说,家里之前因为拆迁分到了七套房,所以,他并不苛求孩子能有很好的成绩。他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就算考最后一名也没关系,因为家里的钱够我们家花一辈子的了。我现在开车拉客也是为了体验新事物,打发时间。”

  黄征宇,宇沃资本董事长、Intel前执行董事、美国白宫前官员。他10岁随家庭从上海移民至美国,拥有特别的东西方经历,对中美教育有深刻的认识,也对华人融入美国社会、职场、学校等领域面临的挑战了如指掌,一直致力推动商业、资本、科技和文化的全球化融合……显然,当他听到这位中国爸爸只因为有了七套房子就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放任不管时,是多少有些震惊的。

  作者写道:“当听到他这么说的时候,我沉默了很久。沉默的原因是:金钱不是生活的全部,拥有金钱的多少和是否学习进取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历史上无数的事例都告诉我们,金钱不会是永恒的,而精神和文化才能传承千百年。”然后,作者讲了美国白人精英是如何教育孩子传承文化与精神的,进而力证“拆迁父亲”的教育观不可取:“我记得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她的父亲毕业于耶鲁大学,对她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她后来也追寻父亲的足迹考入了耶鲁。在那一年耶鲁大学的新生欢迎会上,她的父亲作为耶鲁南加州分校学友会的会长,自豪地亲自迎接了女儿入校。这种‘名校世袭’的例子在美国比比皆是,可以说是美国精英文化中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不过不要以为这条路是一条坦途,这些名校的名额并不会特别为他们预留,反而他们要为此比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此文随即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支持者

  “钱对于人生成长并无意义”

  “不管父母有没有七套房,都应该把孩子的人生还给孩子。”在人气作家雾满拦江看来,这个司机并不认为他对待孩子学习成绩完全放任的态度是有问题的,作者听出了司机的想法不妥,但又具体说不清不妥在什么地方。

  雾满拦江说自己曾去朋友办的夏令营帮忙,意外发现绝对让为父母者大吃一惊的事情。比如一位开连锁大饭庄老板的儿子,教养很好,聪明过人,只是对父亲希望自己继承家业的规划非常抵触。家长不明就里,把孩子送到夏令营“锻炼心智”。一次,他与这个孩子谈心,才发现儿子对爸爸充满了失望:嫌弃父亲赚得不够多——儿子一心想要这辈子做慈善事业,在儿子看来,他需要十几个亿的资本,而父亲现在总共的资产“只有几个亿”,根本不够。

  “当时我就震惊了。”雾满拦江说,不知道为了替儿子攒家业每天忙得团团转的父亲,在知道儿子的真实想法后,会有怎样的感受。“有些父母,会用‘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之类的语言,意图对孩子施加控制,但很多时候,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家庭只给了他们钱,但是没给他们人生。因为只有努力的人,才会理解努力者。只有把人生归还给孩子,让孩子走他们自己的路,孩子才会成熟起来。然后会理解你为之所做的一切。”

  当父亲彻底放任对孩子的要求,也许儿子有朝一日会对七套房子的父亲表达不满:你怎么才弄到七套房子?为什么不努力弄到七十套、七百套?摊上你们这种没出息的父母,我算是倒了八辈子霉……因此,无论贫富,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父母就是普通人,只有对孩子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并努力让孩子成为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你可能已经有了七套房,也可能还差个十套八套,可这又有什么关系?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然而无论你有多少钱,别人家的婴儿生下来爬,你家的婴儿也不会生下来就跑。在人生成长这个课题面前,钱是没有意义的,父母的责任心与智慧,才是一切。”

  反对者

  “华侨您不够接地气”

  历史学者端木赐香说,看完这篇文字,觉得作者非常不贴地气:“司机承认,自己终于爆富了。而且,比深圳那个拥有66套回迁房还去政府网站哭穷的房东(现在又有人说是乌龙)来讲,这个上海人是真心实意地承认,自己有钱了。并且他不想被一个‘高端的’归国华侨比下去,他虽然给你开着专车,但是他分明是想告诉你,我只是闲得无聊,出来陪你们遛弯,可别在我面前装大爷。因为中国人历来读书的出发点,包括头悬梁锥刺股,也为的是五斗米。所以,现在一下子爆富了,当然对书有鄙视之意。一句话,人生目标早已实现在云端,还如何去地上挖个坑再找补一下奋斗的艰辛?”

  在端木赐香看来,最重要的一点,这位司机所谓的读书,与作者所谓的读书,其实根本不是一个概念。“人家分明指的是应试教育,及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成绩。其实司机只是想说,自己的孩子再也不用跟一般的中国苦逼孩子拼题海、刷卷子了。因为自己的物质解放了,自己也放松了,所以就想进一步解放孩子的心灵,放飞孩子。只不过,具体如何解放如何放飞,他心里还没谱。对他自己而言,不过是买辆好车,做个司机,接到客人后开心地告诉乘客,我有七套房,我有七套房!幸福溢满车厢。至于他的儿子,以后哪怕什么都不干,就当一个坐收租子的小房哥,都挺好的。我们的教育观,动不动就是孩子得吃苦,孩子得奋斗。我的意思,吃苦与奋斗固然是一个选项,但既然它仅是一个选项,也就意味着,还有其他的选项。”

  “乍富之后,生活中不能承受之轻。但可喜的是,这位司机把这种轻转移到了孩子身上,为孩子减负。真正叫孩子死读应试教育之书的,还真是缺钱的家庭才会有的情况。”端木赐香说,不缺钱,就不用为钱去读书,而只是为读书而读书。但大多数人现实中的主要问题,还是养家糊口。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爸爸坐拥七套房,儿子还要努力读书吗?
这件事,网友们怎么说
家庭周刊特别关注02爸爸坐拥七套房,儿子还要努力读书吗? 2016-07-27 2 2016年07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