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大师蔡志忠近日出版了个人自传《天才与巨匠》,讲述自己人生的经历。他出生于中国台湾的乡下,没有家世、学历文凭,又时逢百废待举的二战后。他4岁第一次画画,9岁第一次接触漫画,15岁放弃学业独自闯台北,成为职业漫画家。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他醉心于漫画创作,还制作动画,研究宗教、物理等学科。对于蔡志忠而言,这就是“美梦成真”的一生。
尽早找到那把刷子
1948年,蔡志忠出生于宝岛台湾中部一个靠山的小村庄。二战后的台湾缺医少药,又流行霍乱和疟疾,在他出生前,有6个哥哥姐姐夭折了。因此,父母也不寄望望子成龙,只求孩子平安长大。而蔡志忠一生专注的领域有漫画、动画、桥牌、宗教、物理等,把自己活成五六辈子,像是替没机会长大的兄姐们活出他们的一生。
当时,村子里的一个裁缝想改行当天主教传教士,为了帮助朋友,蔡志忠的父亲让全家改信天主教。蔡志忠一出生就受洗,三岁半的他已会背诵多首经文。天主教道理班的课本像中国连环画,每页都有插图,还把圣经人物画成中国式风格。教堂里也放着很多《米老鼠》《大力水手》的彩色漫画。蔡志忠爱画画也跟童年的这段经历有关。
4岁时,为了教他写字,父亲送了他一块小黑板。他发现自己很有画画天赋,便立下志向:“只要不饿死,我要一直画到老、画到死为止。”他四岁半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我要画电影广告招牌。蔡志忠觉得,人一生应当及早选择人生的那把刷子,无论学习多少科目,最后也只是拿一把刷子混饭吃。
初二的暑假,他画了四页漫画,寄到刚成立不久的小出版社——集英社。一周后,他收到一封短信,写着:“如果你现在能够来台北画漫画的话,我们邀请你到本社,当正式漫画家。”那天下午,他告诉父母:“我要去台北画漫画。”父亲问他:“找到工作了吗?”他说:“找到了。”父亲说:“那就去吧。”短短二十一个字的对白。第二天,他就跟故乡告别,15岁独自一人闯荡台北。
名震亚洲
他按照地址找上门去。出版社的人看着比皮箱没高出多少的蔡志忠,说:“你寄来的漫画很成熟,没想到你还是个孩子。”然后给他分配了画画的工作量,安置他到6平方米左右的卧室,里面两张双层床,4个小漫画家挤在一起睡觉。当从都市卡车行驶与喇叭鸣叫的声音中醒来,朦胧中他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那个乡下寻梦的孩子,而是一个职业漫画家了。
当时,集英社专门出版武侠漫画,一本武侠小说可画成3本漫画。蔡志忠每天画到很晚都不睡觉,因为他急着想看到自己的第一部漫画。当时,他以“蔡志昌”为笔名,五年期间共出版200本武侠漫画。
人生第一次领薪水,他立刻到邮局汇了450块给父亲,为了能骄傲地证明自己能靠画漫画赚钱。当时,他附了一封信,写道:“有一天我要成为亚洲最好的漫画家。”22年后,他的《七彩卡通老夫子》票房台湾第一,父亲送他一幅字“名震亚洲”,他才知道,父亲一直记得自己年少轻狂时代的这封信。
光启时代的水葫芦姻缘
一次,蔡志忠在报纸上看到光启社的招聘启示,立即眼睛一亮。这是一家文教试听节目服务机构,有电视、电影、动画等多个部门,他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东西。但招聘启示上要求“美术设计大专相关科系毕业”,他就带着自己的作品集直接去光启大楼见老板。当时负责的干事看到他的作品很欣赏,让他破格参加笔试,笔试后,秘书拿着录取通知书亲自上门交给他,从此开启了他的光启岁月。他在这里学会动画,在这里恋爱、结婚……
当时光启社最年轻的女导播杨婉琼很高冷,而且有位在美国留学的男朋友,男同事们无人敢追,大家便怂恿蔡志忠挑战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有一天早上,大办公室女生们都坐在桌前上班时,蔡志忠手持好大一束紫色水葫芦走进导播、助理导播办公室,把花插在杨婉琼桌上,同事们个个很诧异:看似腼腆害羞的蔡志忠怎么突然这么大胆。当时的他想,如果确信自己是对方一生中能选到的最大的一颗石头,对方不接受,失败的反而是她自己,而自己想追却不敢行动才是失败。他连续送了三天,女神终于开始跟他约会。
而他早就知道,要倾听才能真正了解女人的心。每次约会前,他会准备小纸条,用心写上10个话题放在口袋。约会时先提出第一个主题,静静倾听对方诉说。没话题时,再偷看一下纸条,带入下一个话题,让她倾诉自己。
交往5年后,杨爸爸突然对他说:“请你家长到台南来提亲吧!”1976年,蔡志忠跟杨婉琼结婚,后来孕育了女儿蔡欣怡。
教女儿独立
女儿从小常跟蔡志忠一起,因为他独立又不太讲话,女儿也跟他很像。
在女儿一岁半左右,马路上的大卡车高速驶来,差一点点撞到她,蔡志忠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当下决定教她“马路如虎口”这件事,要她一个人过马路。从此他跟她过马路一定不牵她的手。
他的父亲如世代务农的祖先一样,明白自己无法教导一个要到台北画漫画的小孩,他所能教的就是跌倒要自己爬起来的独立勇气。
受父亲无为而治的影响,他也要将这个传统教给女儿。父母是弓,小孩是箭。弓只能帮助箭到达它自己要去的地方。女儿17岁就独自去美国加州,自己租房、租家具、租车,自己打理生活,花5年时间读完洛杉矶与旧金山的两所大学。
漫画诸子百家
蔡志忠画四格漫画很吃香,一年收入是一般人的15倍,比经营动画公司还要多。但他始终觉得四格幽默漫画是鸡肋,想做更有意思的事。他认为,漫画只是一种语言,要以画画讲故事,故事才是重点。
有一次在日本跟日本漫画家市川立夫聊天时,他们提到“庄周梦蝶”的故事,他猛然想到,何不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画成漫画呢?而庄子首创以寓言谈哲学,很适合用漫画来表现,他便兴奋地动笔创作。等到一切就绪,漫画《庄子说》出版,在台湾畅销书排行榜连续独占鳌头10个月。
从15岁至今,他从事动漫50多年,每天画画。从子夜一点,连续工作到下午两点才吃午饭,40多年不吃早餐,近几年每天只吃一顿饭。由于一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他从来不觉得累、饿、困……
他觉得,生命的致乐不是享受美食,不是度假旅游,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制心于一处、制身于一境,完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