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贺龙年之康乐祥福,给海内外的至爱亲朋寄去了一份“双龙戏珠,和谐美满”的自制贺卡,内缀故友程之(1925-1995)甲子1984年新春赠我之“二人(程之和我)漫像”与书法:“演戏演人,画像画神;做戏是假,为人须真”一幅,以及各具特色的贺词。亲友们收见后,纷纷欣然“回音”:或贺年信卡,如文坛老友白桦、赵丽宏等的亲笔题句;或以“书”代卡,如上海文史馆99岁的周退密诗翁的《周退密诗词集》。“忘年交”殷健灵“温柔自有凌厉在”的散文新书《零度情感》……均让我这名年逾八旬的老园丁,深感温馨、快慰与情意拳拳。尤具特色的是:祖籍广东、生在西安、成才成名于上海的75岁属虎影人梁波罗兄回赠我一枚“从影五十周年”的签名钤章纪念封,封的正面左上端,缀有九十高龄的影人秦怡大姐,以娟秀的行书题签的“梁波罗从影五十周年”,其下为辛丑1961年刘琼执导的经典影片《51号兵站》海报,与梁波罗青春不老的近影。秦怡题签的两幅彩图,让人自然而然地忆起:五十年前“初出茅庐”的上戏毕业生梁波罗,在李纬、孙道临、高博、邓楠等前辈的爱助下,益以自身之睿智与谦诚,在其处女作《51号兵站》一片中,因妙肖传神地演活了集优秀战士、地下工作者与帮会门徒于一身的“小老大”梁洪,这一智勇双全、随机应变、内心复杂的英雄人物,而一举成名,成为上世纪60年代最优秀的青年演员。
按常规,成名后的梁波罗,定会接二连三地接片拍戏,但当时新片不多,直到三年后,波罗才在儿童片《小足球队》中出演了一个重要配角,接着“文革”飙至,波罗这名在经历上纯洁无邪的新生代演员,竟被以“莫须有”的“罪状”,打成“修正主义的苗子”与“文艺黑线的接班人”,受尽批斗与劳改之痛。丙辰1976年秋,浩劫过后,波罗虽重见天日,欢呼雀跃,喜在《沙漠驼铃》《蓝色档案》《子夜》《都市刑警》等片中饰演主、配角,但韶华已逝,青春不再,失去了“小老大”时的光辉。好在波罗豁达开朗,艺趣广泛,他多方位出击,除影视片外,还涉足主持、歌唱、曲艺、配音、朗诵等艺术领域,从而使自己的表演才华与演唱天赋,赢得了很大发展,成为“新中国电影演员录制出版个人歌曲专辑的第一人”,并推出了《梁波罗艺海之旅》(中国电影版)与《梁波罗艺海拾贝》(程乃珊作《百姓演员梁波罗》代序,百家版)两卷金题玉躞、图文双美的纪传作品,赢得广大影迷与读者之青睐。
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书香趣雅的波罗信奉弘一法师李叔同的格言:“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经历过“十年浩劫”与壬申1992年“九死一生”的梁波罗,终于淡泊红尘,知足常乐,平日居家,在贤侣刘君蓉与爱女南菁的关爱下,生活淡雅,动静谐韵,素与烟酒麻将无缘的他,闲来除读书报,习书法,听音乐,看电视,记日记外,他还喜爱唱歌唱戏、朗诵诗文,认为“欢歌唱戏与朗诵诗文时,气运丹田,其乐盈盈,实在是一项大益身心双健的快事。”信然。前不久,梁波罗应邀去上海图书馆,在《潮声浩荡——纪念辛亥百年朗诵会》上,音色醇厚、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你在堡垒中引爆雷霆》一诗,即可见其一斑焉。正是,淡泊红尘度晚晴,知足常乐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