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心理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来夕阳可以更浪漫
  采  访:朱 砂 

  专家支持:廖丽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心理咨询师考评员

  l专l家l调l查l档l案l 

  拍婚纱、送玫瑰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银发世界里的亲密关系一样可以浪漫瑰丽。放下年龄概念,放下所谓的应该不应该,我们会发现,原来有更多方式、更浪漫地表达感情。

  【事件回放】 

  日前,在一影楼内,一对正打算补拍婚纱照的老人告诉记者,40多年前,拍结婚照会觉得很难为情,甚至会认为拍结婚照有“小资”遗风,所以拍照的人并不多。如今,看着年轻人热热闹闹办婚礼,人生最甜蜜的瞬间凝结在一张张婚纱照中,羡慕之意油然而生,所以,在儿女的建议下,他们鼓起勇气走进了影楼。影楼工作人员介绍,拍婚纱照的老年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了纪念自己的金婚和银婚,以拍摄婚纱照的方式来追忆美好年华;另一类就是子女在他们这里拍摄过婚纱照,子女将影楼额外的附赠,送给了父母,让父母也体验一把披婚纱、穿礼服的感觉。 

  (来源:牡丹晚报)

  A

  未完成情结推动老年期浪漫

  如果,将人这一生对浪漫关系的态度,用一个曲线图来表示,那么,在这张图上,你会看到一个接近U形的曲线——老年人对于浪漫关系的信念和高中生阶段的一样高,反而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对于浪漫的关心、相信和追求都处于曲线的低位。所以,在老年人群体中,渐渐流行起用浪漫的方式来体验和表达亲密关系,诸如拍婚纱照、吃烛光晚餐、过情人节等等,也就毫不奇怪了。 

  在观察老年人的浪漫关系时,另一有意思的心理学效应不可不提,那就是契可尼效应,通常也称之为未完成情结。俄国心理学家契可尼发现,一般人对已完成的、已有结果的事情极易忘怀;而对中断了的、未完成的、未达目标的事情总是记忆犹新。这种现象被叫作“契可尼效应”。对于现在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当初结婚的时代,往往只有简单的仪式,少有留下值得纪念的照片、视频,最多是到照相馆拍一张合影,摆几桌酒席宴请亲朋,然后就开始了很多年的包含着诸多酸甜苦辣的婚姻生活。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论来分析,老年人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自我整合,回顾陪伴自己多年的婚姻生活,当他们想要进行一个完整的了无遗憾的整合的时候,往往就会发现还有很多未完成情结。于是,有的人去补拍了婚纱照;有的人去补了蜜月旅行;有的人去补了烛光晚餐;还有的人去补了情人节……一方面是对一生的爱情生活的自我整合,一方面也带着未完成情结的完成。 

  对于老年人的这些追求浪漫的行为,廖丽娟表示:“这代表了老年人的生活状态的美好。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人们往往最先需要满足的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然后再是爱与归属的需要,从这一点来说,说明我们的生活状态已经开始发生了很多变化,而且是朝向美好的方向变化,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比较好的改善,人们也感觉到了踏实,现在开始有可能有基础,也希望追寻精神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B

  平凡事中寻找积极态度经营良好亲密关系

  无论用什么方式,老人们在努力经营身边的关系,努力经营爱情和婚姻。送礼物,过情人节,拍婚纱照等等,这些形式的确很重要,对爱情和婚姻关系的经营会有帮助,不过这些还不是经营关系的核心。在廖丽娟看来,经营爱情和婚姻关系的核心在于两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退休对于老年人而言,意味着和老伴之间有了更多的时间相处。有不少相安无事地相处了多年的夫妻,退休前各自忙着工作的事情,很少有时间交流,退休以后天天相对,反而不知道怎么更好地交流了。“我曾看到过一对老年夫妻,在影楼拍婚纱照,一直嘟嘟哝哝地吵架,其中一位差点脱掉婚纱,离开拍摄地点,最后工作人员好言相劝,才算是拍完。仔细观察那对老年夫妻,当初去拍婚纱照的时候,一定是带着很多美好的期待,可是,这些形式的部分毕竟无法替代两个人相处的模式的融洽和谐。”廖丽娟说。 

  相比之下,另一对老夫妻的例子,似乎更能说明在柴米油盐的平常事中寻找积极的想法和感受,会更有助于经营良好的关系。这对老夫妻的儿女都在国外,他们的晚餐几乎都是吃粥,各种各样的营养粥。每次夫妻俩吃完粥以后,就放下碗筷,不着急去洗碗,而是坐在一起交流,交流的内容非常宽泛,有老先生去公园下棋的战况,有老太太去跳舞碰到的趣事,还有今天新“研发”的粥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

  C

  关注共同的社交圈让夫妻关系更紧密

  年轻时,由于工作领域和兴趣爱好等原因,夫妻俩大多有着各自的社交圈,廖丽娟提醒说,老年人在退休后不妨关注共同的朋友和亲密关系,可以在相对稳定但又有一定的开放性的朋友圈之间交往。“我曾经接触到一对老年夫妻,老太太向我抱怨老先生的过分之处。老先生的文化水平比较高,喜欢看书,喜静。老太太喜欢热闹,交往的朋友也相对比较话多。每次老太太的朋友来到家中,老先生都坐在房间里面,坚决不出来,当然更谈不上打一声招呼。甚至用鄙夷的语气希望老太太不要和这些低俗的朋友交往。这使得老太太格外伤心。”廖丽娟说,“老年夫妻之间,很可能都有相对不同的社交圈,有时候甚至有很多不同,但是仍然可以寻找到相对相同的关系空间,这往往会帮到夫妻关系的经营。这时候,参与一些共同的活动,往往可以帮助老年夫妻形成彼此社会关系的交集。”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有一定交集的关系和社交圈往往会使得夫妻之间的关系更紧密。因为每一种关系的程度几乎都会需要参照体系。这对老夫妻后来找到了共同的交集,那就是一起参加摄影协会的活动,老先生喜欢拍风景,老太太喜欢拍风景中的人物。一动一静,有了别样的和谐。

  D

  调整家务分担模式有助于消除不平衡感

  老年夫妻,往往会有更多的时间相处,加上这么多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家务分担模式,这种分担模式往往和当初彼此的职业特性相联系。如果先生的工作忙碌一些,在家时间少一些,往往分担的家务就会少一些,反之亦然。但是夫妻俩都退休以后,如果还是固有的家务分担模式,就容易产生一些不平衡感和矛盾。这时就需要通过沟通协调,形成一种重新的分担模式。这是很多老年夫妻都需要面对,但同时又感觉到头痛的部分。 

  有一位老太太曾经向廖丽娟抱怨:“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服侍着他的生活起居,那是因为他没空,现在每天看他无所事事,凭什么都还是我包揽啊?说是不会,但总有他会的吧,总有他能学得会的吧。”但是也有另外一位常年烧菜的老先生告诉廖丽娟:“我退休以后最大的成就就是把我家老太太培养成了‘高级厨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苏州河上行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读者之声
   第A26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
原来夕阳可以更浪漫
别装着坚强
新民晚报心理周刊B01原来夕阳可以更浪漫 2012-02-29 2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