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心理/实验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理学家应对打假者实用手册
  这一阵子茶余饭后,最热闹的事情莫过于微博上围观方舟子打假。方舟子打假多年,一些所谓名人被他斩于马下,比如唐骏,几十年精心包装的“青年导师”,竟然在老方谈笑间灰飞烟灭了,不由得令人惊叹。 

  曲玉萍在心理实验室遇到张结海,话题很快转到这个上面:“张老师,我们平时都写文章,写书,一个字一个字码起来,但要是老方来质疑你作品的真假,逻辑严密地进行叫板,你该怎么办呢?” 

  张结海笑了:“能被老方瞄上应该视作一种荣幸。” 

  于是,魔鬼心理实验室同仁抽空根据心理学原理特别制作了一个“应对打假者打假七步手册”,供各位真人假人免费下载参考、使用。在此特别声明,本文绝不针对任何人,只是在心理学范畴探讨心理过程而已,供各位方家参考。

  心理学家应对打假者措施步骤

  第1条

  应对原则

  确立应对原则,首先要认识对手是谁。方舟子毕业于中国科大,后赴美国密西根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打假多年屡获成功。这说明了以下几点:第一,他很聪明,否则上不了名校。第二,接受过西方严谨的理科训练,其中的含义远不是简单“理科男”可以涵盖。第三,既了解中国也了解美国,这一点非常重要(许多人没意识到)。第四,打假多年是一个职业选手。 

  一句话:方舟子是一个高水平的打假职业选手,而被他打的几乎是第一次仓促上阵的业余选手。明白了这一点,你自然就明白了“六字应对原则”:重视、谨慎、专业。

  第2条

  应对策略

  ■第一步:判断——打假者是否真的发现了你的造假?是,参考第二步;否,请跳至第三步。 

  ■第二步:如果打假者确实抓住了你的把柄,倘若你还有一点诚信,那就赶紧承认吧。假如你必须维持虚荣心和面子,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那就是简单回应一句:“让时间证明一切”或“清者自清”之类的废话,然后不再做任何回应。否则越描越黑。 

  有媒体报道说,某地强拆,业主作出威胁,一位强拆人员冷笑,随你好了,媒体最多关注三天。我高度怀疑这哥们是传播心理学毕业的,他说得太对了:一个对受众没有直接影响自己的事件,只要没有进展,媒体关注通常不超过三天。 

  有人问,唐骏也是有点经历、有点年龄的人,怎么会这么蠢?魔鬼心理实验室的解释是,学历问题压在唐骏心头太久,成了他最软的软肋,有人打到那里,他就慌乱了。 

  ■第三步:如果你被冤枉,请判断真相是否能迅速、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是,请跳至第五步;否,请参考第四步。 

  ■第四步:如果真相无法同时满足迅速、清晰这两个条件,最佳选择请参照第二步,不同是你说“时间会证明一切”底气比较足而已。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性侵害一案赢了官司,丢了总统竞选的机会、丢了总裁的职位这些都不说,名声还大受损失。为什么会这样?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件坏事和一个人联系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这个人的声誉就越可能受损,尤其是结局无法明朗。广告就是反向利用这个原理,请美女、名人做广告,目的就是把美女的美貌、名人的知名度联系到自己的产品上。 

  卡恩被关期间,媒体把卡恩从前的丑事都挖了出来,又曝光他坐头等舱、住五星级宾馆,纽约还有豪宅,唤起公众的仇富心理(不要以为只有中国有)。看客的内心深处总希望名人出丑,不要以为自己有粉丝,粉丝不都是铁打的。 

  切忌、切记。 

  ■第五步:如果真相可以迅速、清晰地呈现,请选择:你是否想通过在打假者的打假过程中获得利益?如果不想,请选择第六步;

  如果想,请跳至第七步。 

  ■第六步:请立即呈现你的证据,然后义愤填膺地虚晃一枪:保留对打假者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结束。 

  ■第七步:如果你确实被冤枉了、你又有可以立即清晰呈现的证据、你还想利用这个机会获得知名度,那么,你可以采取第七步。 

  有些对打假者怀恨在心的人错误地以为找到打假者的造假、或者他老婆造假的证据就致打假者于死地,错!真正打倒打假者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在他的打假中战胜他。这是因为打假者是靠打假起家的,而不是造假,即使他曾经造过假,他现在打假依然有意义,浪子回头嘛!搞军事的都知道这个道理,消灭一支武装力量必须消灭他的精锐部队。 

  我小时候老受别人的欺负,后来遇到一位散打高手,让他教我最能克敌制胜的一招。他让我描述一下街上打架发生的过程,我说很简单,两个人先吵架,吵着吵着一方或双方失去控制就打起来了。他说,太对了!一般人打架是情绪失控了,而我们职业选手打的时候头脑是冷静的。他教我最有价值的一招和打斗完全没有关系,他说,万不得已你要和一个人打起来,头脑一定要冷静,这会是一个最差的职业选手和一个最好的业余选手之间的较量,你还有点希望;否则是一个最差的业余选手打一个最好的业余选手,你一点希望也没有。 

  和打假者这个职业选手较量,冷静是最重要的,否则很容易把猴子的屁股露出来。 

  有了冷静这个前提,接下来就是掀起一场打假与反打假的大戏。基本策略其实并不复杂,比如,前面提过,一个事件没有进展媒体的关注通常只有三天,那么,你每隔三天作一次回应,注意回应要有递进关系。 

  魔鬼心理实验室提供一个基本范式,你可以根据情况进行调整:打假者第一天对你打假,你可以在第二或第三天发表一个简短的声明,最后加一句:我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再过二三天你可以发布即将起诉打假者的消息,再过几天就有法院传出“某人诉某某名誉侵权案”已受理。 

  怎么样?想不想成为第一个在打假上战胜打假者的人?只是,讨厌的是,最初的发起权完全不在你手上。

  魔鬼心理实验室主持人

  张结海实验心理学家,在国际、国内权威心理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提出了多个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曲玉萍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讲师,法国政府青年社会学精英学者,CNRS国家科研中心客座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财经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苏州河上行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法治视窗
   第A25版:读者之声
   第A26版:理财·房产在线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公众服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
心理学家应对打假者实用手册
害怕陌生人
抱怨使人变平庸
新民晚报心理/实验B02心理学家应对打假者实用手册 2012-02-29 2 2012年02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