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痔疮患者所承受的痛苦是常人难以体会到的。而“痔疮手术是天下第一痛”的说法,使得许多患者对痔疮手术望而却步,宁愿继续忍受病痛的折磨,久拖不治延误病情,甚至造成痔疮嵌顿、坏死,或因长期便血引起重度贫血,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其实,随着痔病新概念的诞生和微创外科的发展,痔疮治疗已进入了“微”时代。近年来现代“肛垫学说”理论逐渐为医学界所接受,并对痔病治疗产生了革命性影响。此理论认为“痔”本身为人体正常的组织结构,称之为肛垫,传统理论称之为“痔体”,类似水龙头的垫圈,对肛门锁闭、排便反射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当肛垫组织产生病理性肥大、脱垂和出血,才会发展为“痔病”,即民间所说的“痔疮”。如果手术切除肛垫,则会破坏肛管解剖,影响肛门精细控便功能,严重者可导致漏液、漏气。因此,中华医学会制定出痔治疗的新原则:不治无症状之痔,伴有出血、脱出、疼痛等症状的痔,才考虑使用药物或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的是消除或缓解症状,而非切除痔体。根据痔的现代理论,理想的手术方法应该在不改变肛管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使过度肥大、脱垂和出血的肛垫恢复正常。因此,各种微创手术为痔疮治疗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痔疮中最难治的应该是环状混合痔,其手术治疗难点主要是因为病变范围广,存在如何保留肛垫和消除症状的矛盾。手术的最终效果还要视具体术式和术者的临床经验、熟练程度而定。
近十年来,我院以追求减轻患者痛苦(全程无痛)、减少手术创伤(微创术式)、提高手术疗效(快速恢复)为理念,开展了痔上黏膜血管结扎悬吊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新技术,该术式以肛垫下移学说为基础,传承中医结扎法,一针一线,选择性结扎痔上血管,悬吊下移肛垫,使病变肛垫减流、悬吊、复位,受损肛垫得以重塑和再生,外痔同步萎缩。手术不损伤肛管,肛周皮肤无切口,无组织坏死脱落,最大限度保留了肛垫、肛管的生理功能。
(作者为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肛肠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每周三下午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