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无偿献血,刘磊磊的400毫升血液被输入分离机内进行离心和分离,一部分血浆和血小板被提取出来,剩余的血液又被输回他的体内。接着抽取第二个、第三个400毫升……5个循环之后,可供一次治疗量的250毫升血小板终于提取完成。
捐献完成后,他擎着有些麻木的手臂,郑重地在表格上填上了受血者的名字、地址。250毫升血小板将很快输进指定受血者的体内。
特殊“物流工程”
就读于武汉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刘磊磊为了这袋浅黄色的液体,已经忙了半个多月。把自己的血小板输进远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人体内,正像是一次特殊的物流工程,从立项到完成,刘磊磊是唯一的规划者和实施者。
刚刚过去的寒假,刘磊磊回到老家宁夏平罗过年。母亲几乎每天都从厨房里端出他最爱吃的。“肉,西北人都爱吃肉。”刘磊磊陶醉地回忆。不过,他很快就不得不和心爱的肉告别了。
那是一个吃饱喝足的晚上,刘磊磊从电视上看到了一条新闻。一群网友帮助白血病小男孩,“需要我献血时,叫一声!”刘磊磊看到这句话,一下子觉得“好有爱,我也是A型血,我也能做点什么”。他马上打开电脑,加入了新浪微博上那个叫做“A型血互助团”的小圈子。而团里的一封求助帖,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阳光帅气;她,白皙高挑”。那是合肥一对恩爱的警察夫妇,有一个7月大的孩子。而29岁的丈夫张生突发急性重型再生障碍型贫血,需要手术。由于血库A型血小板缺乏,张生的身体各处开始渗血,双目已经失明,再不及时补充血小板,妻子可能会“永远地失去他”。
刘磊磊马上按照微博上的号码打去了电话,和张生的亲友取得了联系。
“减肥清脂”计划
其实,刘磊磊第一次献血是在上大一时,往后的几年,他又献了两次血。可熟悉献血的刘磊磊并不了解血小板怎么献。他打开电脑,网上有许多解释,但也有许多人质疑这种捐献的安全性。第二天,医院的检测结果把82公斤重的刘磊磊挡在了捐献的半道上。“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都高于正常水平”,就是俗称的高血脂。刘磊磊上网一查,这会影响血小板的提取。
他没有打退堂鼓,而是顺手搜索了另一件事,如何降低血脂?在铺天盖地的药品广告、节食计划和健康食谱中,刘磊磊一点点分析研究。最终,他制定了一个两周“减肥清脂”计划。
刘磊磊比大多数嚷嚷着减肥的女孩子都有规划和毅力。他首先找来了帮助降低血脂的鱼肝油,又在家门口的药店买了一种中药减肥茶。早上,刘磊磊吃木糖醇的饼干。过年的餐桌总是被各种肉类菜肴铺满,刘磊磊坐在一边守着一盘清炒小白菜,“饿得眼睛都绿了”。
计划开始的第十天,指针指向了77.5公斤,身高1.75米的刘磊磊已经掉了近10斤肉,他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冲破重重阻碍
需要运送的“物品”已经准备完毕,接下来就是路线了。这是一趟受到重重阻碍的旅程,首先,要应对的是家人的阻挡。文化水平不高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他简直是“胡闹”。
回校后,同学从他的饮食中看出了端倪。藕、南瓜、青菜、馒头、白水,除了这些,刘磊磊不沾半点荤腥。得知捐献血小板的流程后,他们力劝刘磊磊“别干傻事”。
“居然有人跑这么远干这事儿!”刘磊磊的好友南杰说。但2月15日早晨,刘磊磊出发了。
到了合肥,没人接站,他自己找到了安徽省血液中心。献完血,刘磊磊直接赶往张生所在的医院。隔着重症监护室的玻璃,失明的张生笑着,举起手向他比画了一个代表胜利的“V”字。在电话里,他对刘磊磊说,自己是警察,见过太多坏人,对于人性的假设“恶”的成分大些。“如果换做是我,可能只是心里难受一下,不会捐献的。”张生说。
刘磊磊悄悄地返回学校。他没想到,老师和同学们在车站热情地迎接他,还为他准备了一顿丰富的晚餐。
中国青年报(秦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