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2012年05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师大教授李照国完成多项中医文献英译
中医术语“国标”提交世卫组织
王蔚
  本报讯  (记者  王蔚)  上海师范大学今天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该校外语学院副院长李照国教授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主持翻译的我国1995年和1997年颁布的两个中医国家标准,已通过专家审定,并按要求履行了法定程序,将其作为中医术语英译的中国国家标准提交世界卫生组织,作为其制定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的中方蓝本。

  国际交流难在翻译

  李照国说,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海内外不少学者开始对中医英语翻译,特别是名词术语的翻译进行总结研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制定了一些区域性的标准方案,为“中医用语英译国际标准化(International Standard Nomenclature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简称ISNTCM)”奠定了实践基础。但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和医理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再加上各方对标准化的概念、原则与方法认识不一,使得标准化的研究举步维艰。各国专家对于中医经典用语的翻译及其标准化问题分歧较大。比如,对“脾主运化”是否应该译成the spleen controls transportation and transfor—mation这样的主谓结构形式,目前中外专家的意见很不一致。

  探索总结翻译原则

  目前,李照国教授已经初步完成了ISNTCM的研究工作,并主编了《中医翻译导论》《汉英中医药大词典》等专著。尤其重要的是,他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了不少中医英译的原则。

  ■一是“约定俗成遵之而行”原则如将中医的“泻法”译作pur—gation,将“五行”译作fiveelements,将“经脉”译作meridian,虽然很值得推敲,但由于长期使用,这些译法已约定俗成,改译反而会造成混乱。

  ■二是“理法方药直译为妥”原则比如,中国专家觉得将“风火眼”译作wind-fireeye有些怪异,故提出改译为acuteconjunctivitis,但西方专家却认为这样的译法内含不确,易生歧义,最终还是选择了形象的wind-fireeye,这说明直译的中医用语已得到了较为普遍的接受。

  ■三是“特殊症候适加意译”原则如将类似青光眼的眼疾称为“乌风内障”,将游走性关节痛称为“白虎历节”,直译难解,只好意译,索性将“乌风内障”译作glaucoma,将“白虎历节”译作acutearthritis。

  ■四是“独有概念音译为上”原则比如,中医上既有功能之“气”,也有物质之“气”,既有先天之“气”,也有后天之“气”,这些“气”过去一直意译为vitalenergy,但总感觉意思不清、概念不明,不如音译为Qi直截了当。目前音译的“气”已经为海内外所普遍接受,值得推广。

  内地首译《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素问》与《灵枢》之合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但是,由于该部古文献专业性强,加上用词特别、句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差别甚大,深奥难懂,给中医理论在全世界的传播与发扬带来了不小的困难。特别是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词汇,经过演变已不是文献中的古汉语含义,寻找权威的今译本,以正确、充分地理解这些古语所表达的意思,就变得尤为重要。对此,李照国教授自1985年起开始学习、研究和翻译这部千古名典。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他所翻译的《黄帝内经》,在2000年时被纳入国家汉英对照“大中华文库”工程,《素问》三卷译本和《灵枢》三卷译本,均已在近年相继出版。这也是我国内地译者所翻译的第一部《黄帝内经》全译本。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九安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华贸专题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体育新闻
   第A29版:体育新闻
   第A30版:地产新闻
   第A31版:彩票看点
   第A32版:地产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14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5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6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时尚乐活
   第B21版:新民楼市
   第B22版: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
   第B24版:新民楼市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中医术语“国标”提交世卫组织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问世
邀孩子进“梦想城”走近公益体验公益
比比谁的紧急救护本领高
让青少年读懂中国系列活动启动
气温升雨水增灭蚊正当时
小儿手足口病如何防治?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7中医术语“国标”提交世卫组织 2012-05-24 2 2012年05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