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何占豪与陈钢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分别为上海音乐学院管弦系与作曲系学生,当时为向上海解放十周年献礼,上海音乐学院发动全校师生投入创作,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生活。时任管弦系党支部书记的刘品,组织了由管弦系学生何占豪、丁芷诺、俞丽拿、张欣等组成的民族化实验小组。为了创作中华民族自己的交响乐作品,他不厌其烦、对由学生组成的创作集体循循善诱,并力排众议,为青年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何占豪说:“在《梁祝》创作过程中,自己根本没有方向,是在老师刘品的影响和指导下,创作出一条新路,有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刘品领导创作了《梁祝》,可他在半个多世纪里从不对人提及此事,以至于至今不见一张他与《梁祝》创作集体的合影,在他病逝的第二年,才获得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等机构联合颁发的“纪念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首演五十周年纪念奖”。作为刘品的学生,何占豪、丁芷诺、沈西蒂、张欣等不想让老师的付出被埋没,他们在新书《化蝶》中以大量事实证明了刘品是《梁祝》创作团队主要领导人、策划人,没有刘品就没有《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