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不去的家园
季颖
  季颖

  端午节前去西北旅游,一路风光旖旎,名不虚传。赞叹之余,却因一些无法忽略的场景,横生几许感慨。

  在北部边境的一处著名国家地质公园附近,有个被称为“世外桃源”的地方,青山绿水之间坐落着许多独特的木头房子。远眺山村的暮霭晨曦,静谧安详,如入画境。然而,漫步村内,发现沿街的木屋,都成了摆满廉价旅游纪念品的杂货铺、陈设简陋卫生堪虞的小饭店,或嘶吼之声不绝于耳的卡拉OK厅!即使在小巷深处,客栈、山庄的招牌,也不甘寂寞地探出头来……

  在西部边陲的一个湖边,当地人用以往围牲畜的木栅栏把最美的一段风景圈起,进口仅留一人通过的空隙,当场付钱买“门票”方能入内。更甚的是,景区里唯一的移动厕所也是“铁将军”把门,揣着钥匙的妇女旁边守着,一元钱用一次。湛蓝的湖水,烂漫的野花,与收费者手中成摞的钞票,都令人难忘。

  在大山腹地的宁静草原,传承了千百年、牛羊生生不息的牧场变身“游乐场”,牧人们争相把疲惫的老马牵到游人跟前以供驱驰,仿古的大毡房夜夜上演“国王娶亲”的歌舞宴乐。而远处,挖掘机、拖拉机恣意地撕扯着草皮,在绿色的大地上拉开一道道黑色的口子——不知是度假村还是宾馆酒店的建筑,不久将拔地而起。

  其实,上述场景早已屡见不鲜。在大城小镇、在名山大川、在雪域高原,甚至在戈壁沙漠,旅游业的市场化脚步,比想象的要迅猛而执著。真不知道,是应该感谢还是惋惜——没有旅游业的大发展,我们当中的多数人将没有机会领略那些美景风光。而且,旅游及其衍生产业,也是那些只有环境资源的边远地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但是,由此导致的过度开发、过度消费,绝不能小觑。这种无节制和商业化,正在给自然的生态、安宁的环境和淳朴的民风,造成永久的毁坏。

  曾经的牧民之子、如今的旅游车司机乌扎,指着浅浅盖过马蹄的草皮说,小的时候,这个季节的牧草,能够长到将近一人高,多肥的草场啊。“我真想草原上那些为旅游而开的公路,都能变回原来的草场。”

  只是,乌扎也清楚,他心中的那个家园,再也回不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 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阳光天地
   第A28版:读者之声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站在高处”的谷超豪
回不去的家园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去留应有共识
媒体视点
捐不出去?
副市长举报扔垃圾怎么就不行?
“毒驾入刑”问题应当正视
新民晚报评论A04回不去的家园 2012-06-26 2 2012年06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