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没有可操作性,不等于没有可诉性
~~~专家:没有可操作性,不等于没有可诉性
~~~专家:没有可操作性,不等于没有可诉性
~~~专家:没有可操作性,不等于没有可诉性
~~~专家:没有可操作性,不等于没有可诉性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遭质疑
专家:没有可操作性,不等于没有可诉性
王姝
  新京报  昨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草案形成过程中有较大争议的“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条款,写进了草案。

  《草案》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有人认为,该条款不具备可操作性,影响法律的权威性。

  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499万人,占总人口的13.7%。

  参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起草的山东大学法学院教授肖金明认为,《草案》首次将传统道德观念和传统文化也就是孝文化入法,“更具指引教育作用”。

  他表示,首先应该界定清楚《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保障法,还是责任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具有鲜明的社会法属性,所以会从鼓励、倡导的角度,设定条文。不仅仅是‘常回家看看’条款,其他一些政策性责任条款,同样不具备可操作性”,但起到的是明确政府、社会、个人责任的效果。虽然没有可操作性,但不等于没有可诉性,依据这些条款,可以评判是非、确定权责,“比如司法实践很棘手的家庭纠纷,起作用的正是这类道德义务条款、责任条款”。(王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职场方圆
   第A2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1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招聘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7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8版:人才/留学移民
多城市一卡通巨额押金去向成谜
新的矛盾碰撞
SAT高分,管用吗?
为制毒运输感冒药按贩毒处罚
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遭质疑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2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遭质疑 2012-06-27 2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