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价成本秘密在哪?
去年2月至今年2月,广州市价格成本调查队对广州市自来水公司2008年至2010年度情况实施了供水成本监审。在这份“监审清单”中,一方水被企业多报成本0.348元,比真实成本2.016元“虚高”了17.26%。
“清单”显示,城市供水成本包括制水成本、输配成本、期间费用和新增成本四部分,而此次成本监审发现,除了制水成本这一项外,其他三项都掺有“水分”。其中,将净水输送到用户过程中的输配成本,企业自报数为3.66亿元,核定数为3.47亿元,被多报了0.19亿元。管理、销售和财务等期间费用,企业自报为4.8亿元,核定数为4.58亿元,多报了0.22亿元。而引水工程、水厂改造等新增成本这一项“水分”更大,企业自报为8.78亿元,核定数为5.36亿元,被多报了3.42亿元。
记者调查分析发现,按广州市相关部门核定的每年近12亿方的供水量,每方水若多收0.35元,一年将超过4亿元!
剔除0.35元的水分后,按照广州市最新居民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为1.32元/立方米涨至1.98元/立方米,调价幅度为50%。
涨价理由“站得住脚”吗?
“投入增加说”“管网漏损说”“企业超支说”是本轮水价改革中不少企业的涨价理由。这些理由能否“站得住脚”?
●引水工程政府投入17亿元,算到供水成本中?为改善水源,广州实施了西江引水工程,资金来源由银行借款、企业自筹、财政拨款三部分组成。记者调查发现,总投资79.7亿元中有政府投入17.3亿元,按成本监审规定不应计入定价成本,而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却将这17.3亿元都算到企业供水成本之中。
●管网漏损高,水价自然高?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自报的管网漏损率为15.74%,而经过监审核定的管网漏损率为14%,企业多报1.74%,因此每年会多“漏走”2400多万方水。
●超标吃喝费,也该消费者买单?2008年至2010年,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共发生业务招待费1123万元。按规定,这项费用不超过主营业务收入的5%,且按企业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定价成本,最终核定为674万元,“挤”出449万元。
据新华社北京6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