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心理/实验
     
本版列表新闻
魔鬼心理实验室提醒——~~~
魔鬼心理实验室提醒——~~~
魔鬼心理实验室提醒——~~~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魔鬼心理实验室提醒——
当心重度病态动物虐待者!
  “虐猫,又是虐猫。你们听说了吗?说上海有个女的,明明住的是群租房,她撒谎是复式房,骗取人家的信任,把领养的小猫都弄死了。说她已经虐杀了几十只、上百只小猫了。”魔鬼心理实验室热烈地讨论开了。 

  “我听说虐待动物的人很危险的,据说小时候虐待过动物的孩子长大了很容易有家庭暴力,甚至会成为连环杀手的。这次加拿大杀死中国留学生的那个男的,不折不扣的变态狂,媒体报道说他以前也虐过猫。所以虐待动物的人都很危险的。” 

  “你也太夸张了,哪个人小时候没有虐待过动物呢?我小时候打到蚊子经常把它的腿一条一条地扯下来再扔掉,我还用放大镜聚焦太阳的光线烧死过蚂蚁呢。我现在变杀人狂了吗?我反倒觉得爱猫人士太矫情,你到菜市场抗议抗议杀鸡、杀鱼的试试,看人家不把你当神经病才怪呢!还有全世界多少实验室不都在虐待动物吗?她们怎么不去抗议呢?” 

  那么,怎样才算虐待动物呢?是不是所有虐待过动物的人都很危险?小时候虐待动物大了一定会变成杀人狂吗?

  魔鬼心理实验室主持人

  张结海实验心理学家,在国际、国内权威心理学专业杂志上发表多篇有影响的论文,提出了多个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曲玉萍大学实验心理学专业讲师,法国政府青年社会学精英学者,CNRS国家科研中心客座研究员。

  什么是虐待动物的行为?

  动物虐待大概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动物虐待包括所有的虐待动物的行为,比如鹅肝的生产过程给鹅带来巨大的痛苦,马戏团的动物在训练过程中经常被打也被认为是一种虐待。这些虐待行为都遭到了动物保护人士或组织的反对,有人甚至反对穿戴动物皮毛。由于它的范围很广泛,因此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反对。 

  狭义的动物虐待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它是一种病态的行为,专指以一种社会不接受的方式伤害、折磨、摧残动物,从中获得快感、成就、权力或控制感的行为。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与普通人相比,病态的动物虐待者实施针对人的暴力犯罪可能性要高出5倍,实施财产性犯罪的可能性高出4倍。FBI也证实,根据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系列杀人案的数据分析,大部分系列杀人犯都有过虐待动物的历史。其他研究也表明,病态的动物虐待可能会演变成其他暴力犯罪,包括各种形式的家庭暴力。

  动物虐待通常和童年的经历有关,它往往由以下一个或多个因素导致的: 

  童年时期自身被虐待,或者经常目睹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虐待行为。这往往意味着该儿童的家庭存在一个虐待的家庭成员,导致儿童本人或其他家庭成员成为虐待的受害者。 

  缺少关爱,这可能是因为父母不喜欢他(她),或者父母离异,有的孩子可能把虐待动物作为一种呼唤父爱、母爱的信号。 

  学习、生活上的不顺利、不如意,换一句话说,动物虐待者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缺乏控制感,他(她)就可能通过虐待不可能对他(她)构成威胁的小动物弥补真实生活的掌控感的不足。成人以后,工作失败、情感生活不顺等等因素,都会导致虐待动物的行为再次发生。 

  加入某个不良团体,出于同伴压力,或者由于同伴的相互影响而虐待动物。 

  孩子对动物的“虐待”,什么时候该注意?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孩子对动物的“虐待”五花八门:有的拿着小猫的尾巴转圈,有的拿着喇叭对着狗的耳朵猛吹,有的用打火机烧鸟笼里的鸟的脚,还有的用图钉把昆虫的脚固定在桌子上。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的相关研究一致性地发现,童年对动物的虐待是未来出轨、暴力、甚至犯罪的第一个危险信号。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暴力者都有动物虐待的历史。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小时候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成长为杀人狂呢?当然不是,这取决于小孩的年龄,也取决于虐待的严重程度。根据孩子的年龄,我们大概可以把虐待者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实验者(1-6岁,或发育迟缓儿童)。这个年龄的孩子智力发展还不够成熟,他们还不了解动物也有感觉和感情,动物和玩具并不是一回事。他们太小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宠物,他们对动物的虐待更多是一种实验性的探索。 

  怎么办?这当然首先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如果非常年幼,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孩子和小动物分开。大一点,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告诉他们打或虐待动物是不对的,就像不能打或虐待其他小朋友一样。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孩子的爱心教育。 

  第二类:“哭喊着需要帮助”的虐待者(6-12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智力发展已经足够成熟地了解虐待动物是不对的,至少在大人告诉他们之后,他们能够完全了解,如果虐待动作不停止,这通常意味着孩子存在一个更深层的心理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期对动物的虐待和未来的家庭暴力或儿童身体或性虐待有某种联系。 

  怎么办?寻求专业帮助。一般的家长可能觉得这是小事情,自己可以处理,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寻求专业帮助,尤其是虐待的程度很厉害、或者频率很高。因为虐待动物背后一定有原因,孩子虐待动物就像向大人哭喊着需要帮助,它是一种信号。 

  第三类:行为异常的虐待者(12岁以上)。这个年龄的孩子虐待动物通常伴随着其他反社会行为——沉溺于某种容易上瘾的东西,参加团伙活动。有时候虐待动物是因为他(她)参加的那个团伙的要求(作为一种仪式、或是显示胆量和勇气等),有时候是出于无聊或者为了达到一种控制感。 

  怎么办?立即寻找专业帮助。如果可能,要把他(她)的朋友、家庭成员、甚至老师一起列入名单。 

  注意事项:我们当然无须谈虐待动物色变,尤其是年幼不懂事的孩子,或者偶一为之通常也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把宠物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和父母怄了一下气就猛踢宠物,或者会从观看动物的痛苦中获得快感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信号,尤其是多次出现,一定要寻找专业的帮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职场方圆
   第A2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1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招聘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7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8版:人才/留学移民
当心重度病态动物虐待者!
大队长的“陨落”
把房子租给房东
新民晚报心理/实验B02当心重度病态动物虐待者! 2012-06-27 2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