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杨华生老师搞联欢
沈中海
  沈中海

  滑稽泰斗杨华生老师驾鹤西归,寿终德望在,斯人风范留。他的离去,是上海文艺界的一大损失,让我心情十分沉痛。无暇参加5月28日的追悼会,甚是遗憾,但往事一桩桩,回忆起来,写成文章,也是我对这位滑稽大师最好的悼念。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海市沪东工人文化宫与九江市文化宫缔结为“友好宫”。 两地常有各种文化交流活动,1990年7月下旬,由我带队,组团赴九江市进行两地的职工文艺工作研讨、交流。沪上十几名成员中有出版社编审、编剧、故事家、歌手、小品演员等文艺骨干。当年来回的交通工具是十六铺码头乘长江轮船。

  在庐山牯岭街研讨交流两天后,仍由九江码头上船回沪。在舱内,不经意间,我们碰上了也在庐山休闲后偕夫人返回上海的杨华生老师。他俩也乘此轮船,有人拜过杨华生为老师,有的是他的朋友,大家较为熟悉。杨老师虽名气很响,但没有一点架子,彼此交谈聊天,无拘无束。我还听他讲,“在舞台上我像老滑头,在现实生活中我是老实头,打官司总是输的”(前不久为产权纠纷没打赢官司)。

  不知是我们中谁提议:与杨老师搞一次联欢娱乐,大家轮流出节目,杨华生欣然同意。征得船长点头后,联欢就在统舱的最后面进行。谁先演我记不得了,杨太太也参加了(她是沪剧演员)。

  我们团队演完一只,杨老师夫妇中也出演一只。先后表演一个多小时,共演出了十几只短节目。

  二十多年过去了,今天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杨华生先生平易近人,没摆架子,当时联欢,纯属自娱自乐,大家同乐。没有任何出场费,除服务员送来热水瓶外,连茶杯也自带。

  大师已去,风范犹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职场方圆
   第A2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1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招聘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7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8版:人才/留学移民
保洁工福根
袁崇焕之冤
布艺贴画
与杨华生老师搞联欢
三言两语
今宵灯谜
天价粽子谁来买
我爱项链
修棕棚了(剪纸)
新民晚报夜光杯B06与杨华生老师搞联欢 2012-06-27 2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