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嘎三胡”还是“茄山河”
方翔
  方翔

  “嘎三胡”,还是“茄山河”?成为这两天网上热议的话题。上海电视台《新闻坊》近日推出全新的沪语版,其中包括“阿拉嘎三胡”栏目,但是有沪语专业研究者认为,栏目中使用“嘎三胡”三个字都不对,应该写成“茄山河”。

  赞成“嘎三胡”的人认为,“嘎”在上海话中一般解释为“锯”,引申为拉。因为乐器表演中一般只有拉二胡,“嘎三胡”就被喻为不着边际的闲聊。在网上甚至有这样的说法,认为清代胡雪岩是上海最出名的买办,胡公寿是上海最出名的画家,胡宝玉是上海最出名的妓女,遂被合称“海上三胡”。“三胡”也是当时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对象,于是沪人称议论、闲聊为“嘎三胡”。

  但是在一些方言专家看来,“茄山河”是漫无边际地聊天的意思,语言中常用河水来比喻口才好说话滔滔不绝,如“口若悬河”,随口乱说又叫“信口开河”。所以此词用“山河”借代聊天的“天”,与“二胡”并没有关系,更称不上“三胡”了,对方言俗语作的许多所谓“出典”和故事,大多数是后人的附会。

  其实像“嘎三胡”还是“茄山河”之争,在上海方言中还有许多,比如:咪一口酒,还是渳一口酒;挖塞,还是殟塞等等。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上海方言用字,在一些顶级专家看来都是别字。应该说,专家的说法确实是经过了非常严密的考证,特别是到《广韵》、《集韵》等按照汉字字音分韵编排的古代书籍中寻找踪迹,进而对于一些上海方言的用字进行了规范,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过多地究竟于上海方言的用字,对于沪语的推广并没有太多的帮助。

  现在,越来越多的沪语栏目出现在媒体上,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网络,都纷纷开设了相关的专栏。但我们推广沪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上海话更加标准吗?我想答案肯定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上海方言源于本地话及苏浙两地俗语,在我国区域方言中属吴语范围。随着上海开埠之后,成为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和与国外的交往中心,上海方言既受到各地方言的影响,也有许多国外音译充实到了沪语中,进而形成了许多独特的词汇。同时,也有不少词汇被普通话所吸收而走向全国,这一趋势直到今天仍在继续。可以说,直至今天,上海方言依然没有停滞下来的迹象。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海方言的用字,我们又何必去过多纠结于是从古代书籍中寻找答案,还是从一些故事中去探寻正解。

  传承上海方言,与保护上海方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需要严谨的治学精神,即使是记录声音,也需要讲“字正腔圆的上海话”的人。但传承上海方言,更多的是传播一种文化,展现的不仅是上海历史发展的脉络,更给未来留下当下的印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上海市第一届市民运动会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职场方圆
   第A28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01版:心理周刊
   第B02版:心理/实验
   第B03版:心理/情感
   第B04版:上海闲话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2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每周聚焦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7版:早教沙龙
   第B18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19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0版:人才/招生培训
   第B21版:人才/教育 培训 留学 招聘
   第B22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3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4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25版:人才
   第B26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7版:人才/留学移民
   第B28版:人才/留学移民
一条求助微博造假的反省
乡土课程
从图书馆免费到全民阅读有多远?
媒体视点
大“钱”门
女富商征婚何必给自己“下套”
“嘎三胡”还是“茄山河”
新民晚报评论A04“嘎三胡”还是“茄山河” 2012-06-27 2 2012年06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