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引发撞鸟事件
中国最早的自然博物馆——上海徐家汇自然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的鸟类模式标本,其中有一位重要记录人——来自法国的拉图史(LaTouche)。他的相当一部分标本采集于江苏沙卫山岛(今上海佘山岛)。岛上有一座航标灯塔,明亮的灯光吸引了不少鸟如飞蛾扑火般撞上灯塔。据估算,一座灯塔一年可撞死2500只鸟,全球一年有2亿只鸟撞上灯塔身亡。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之后,也曾发生多起灯光造成的鸟撞击死亡事件。
王天厚说:“正因为鸟的视力太好,瞬间的眩光会对其产生视觉效果。”
城市夜空需要保护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不少发达国家都制定了法律强制规定灯光的使用。但我国还未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夜天空的黑暗”。王天厚说,类似的人造设施已开始引入环境评估。“比如,建风力发电站前都需要生态学家计算该区域内可能通过的鸟类数量,设定鸟类损失的容许值,以减少撞鸟事件。”
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唐正宏说:“人类面对的各种污染中,光污染是最容易补救的,只需要在照明的安装上作一些简单的改变,就可以改变光污染。”比如,根据需要确定合适的照明量;调节灯光方向;不产生眩光;采用合理安装的、有良好设计灯罩的灯具。
2009年,上海天文台江南天池观测站和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对外开放。为了避免光污染,景区撤掉了朝天灯,给天文观测保留足够的黑暗,并向国际夜天光保护协会提出申请,旨在成为国内第一个夜天光保护区。
本报记者 马丹 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