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我进入大同中学,直升高中,再直升大学,所以,在我的青春岁月中,整整十六年在“大同”成长、启蒙,接受教育,培育品格,所以,“大同”对我的影响极深极广。
因为家境十分贫寒,在我求学时期没有任何玩乐,图书馆的免费书籍,是我最大的慰藉。在高二时,我“立志”将来要办一本杂志,办一家出版社,对一个一贫如洗的学生而言,无异是痴人说梦,但这个梦一直根深蒂固地深蕴在心底。
我的大学生活,虽然贫困,但是自由而快乐。大同大学的教育方针,不是填鸭式的,而是启发性的,我不必花太多的时间死读课本,课余还有足够的余暇,可以打工,赚取零用金,使我读到更多的课外书籍,也看到不少电影与话剧,我对戏剧的浓厚兴趣,就在那个年代培养出来的。
一个偶然的机遇,我得到一张免费的船票,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了台湾。
台湾对我而言,十分陌生又十分好奇。因为举目无亲,又使我十分惶恐,幸而我大学四年优异的成绩单,使我很快在公营机关找到了工作。在大学读的是会计系,我找到的工作就是会计,可说是学以致用。
那年代公务员的薪水十分微薄,但生活安定,我有更多机会阅读更多书籍,也更加坚定策划我办杂志的梦想。
在二十七岁那年,我的“美梦”成真,《皇冠杂志》在一九五四年二月问世。草创时期十分十分艰辛,苦苦撑了七年,才渐见起色。
大同大学百年校庆的时候,我的《皇冠杂志》正迈向六十周年,皇冠出版社也出版了上万种丛书。一九六五年六月实践了我另一个“梦想”——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在拍摄了十六部电影后,进军电视圈,到现在为止,大概拍摄了近一千小时的电视剧。
我的那些“梦想”,都在“大同”萌芽,“大同”又培育了我实践这些“梦想”的决心与智识。
在大同大学百年寿庆之际,我诚心诚意地表达我衷心的感恩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