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因为那对翅膀
李 黎
  李  黎

  中央电视台“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名单里,首次出现了一个台湾女子,据说在大陆她还有个昵称:“台湾疯婆娘”。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张平宜这个名字了,可是前些年我根本不曾听过、更不知道她在中国偏远的大山里的“疯狂”事迹。 

  认识她其实是很偶然的。在美国加州,我参与了当地三处华人成立的教育基金会,资助家乡的贫困学童。很多成员都像我一样,既是赞助者也是义工;其中“群德基金会”的善款全都来自热心朋友的私人捐助。大概是三年前吧,基金会联系到一位台湾的教授,请她推荐捐助对象。她先是安排我们捐一批鞋子给台湾山地贫困小学生,但鞋厂老板听说是海外关心台湾贫穷孩子的华侨们捐的,说甚么都不肯收钱。正好这位教授与“中华希望之翼服务协会”有些关连,于是建议我们通过这个组织捐款给大陆麻风学童。我这才知道张平宜这个名字,也进一步听说了她为大陆的麻风病人的孩子在做的事。 

  张平宜和她的“中华希望之翼”原就关怀台湾的麻风患者。她写过记录台湾麻风病院“乐生疗养院”的书,后来却是走得更远、更艰巨,去帮助了更多的无辜受难者——麻风病患的下一代。她用了近十年的岁月,在遥远的四川大凉山上,排除万难,给孩子们带来一所有校舍、教师、水电和真正教育的学校,甚至进一步给卒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培训。央视颁给她“201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荣衔,人们看见她得到的肯定和支持;然而开始的十年里,没有多少人看到她所经历的挫折和困难,若不是具有披荆斩棘的坚持毅力,恐怕一年也撑不下去的。 

  去年春天,我代表群德基金会和张平宜在上海见面,想了解些学校的具体需要。我们约在有上海苏荷区之称的“田子坊”,一家洋人喜欢光顾的咖啡店里。她刚从凉山下来,苗条的身躯穿着牛仔布裤装,风尘仆仆,但是朗爽明媚,全身好像会发光,尤其是那双大眼睛。她说话很快,充满激情和感染力,一边吃着色拉,一边忙着给我看手机里学校和孩子们的照片,像个新结识的女友炫示她白手建起的家园和自家儿女。 

  麻风病自古以来被视为一接触就会传染的恶疾,病人都被迫隔离,让他们自生自灭。其实当今的医学已经证明麻风病是可以治愈的,甚至只需两周的药物治疗后,就不是高危险的传染病了。可是在中国贫困的山区里仍然存在“麻风村”这样的地方, 病患的下一代即使健康正常,也无法走进社会。要不是张平宜,照片里那些笑容满面的孩子,就注定要随着他们的父母在与世隔绝的村子里,度过没有丝毫希望的、荒凉漫长的人生。 

  我问起她凉山的地貌,学校的现况,孩子的前途,还有她自己——她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无穷的自信、勇气和爱心,可是她气馁过吗?会疲倦吗?当然。但是她不放弃,那些孩子就像她自己的孩子,是她力量的泉源。作为一个母亲,我感觉就像是在跟另一个母亲说话,但她比我忙碌千百倍,因为她有那么多孩子,那么多的挑战要克服,而她只有一双手。我深深体会到:捐款是最容易的事,而最艰难的是执行,是亲手喂食、清洗、教导、扶持、奔走、劝募……那是一个女子的身心和青春年华的全部投入。 

  我们谈得开心,离开咖啡店之后舍不得分手,边走边继续说话,走了大半条街才想起来还没付账呢,赶紧折回店里付钱。洋女侍瞪着笑得不可开交的我们,“两个疯婆娘”,她也许在心里这么想。 

  两个月之后,50张双层床、25个衣柜和25个碗柜,运到了大营盘村学校。一百个孩子不必跋山涉水上学了,他们住在“张阿姨”为他们奔走呼号、义卖募款争取建成的有水有电的宿舍里,睡在被“张阿姨”言行感动、从地球的另一边捐献来的舒适牢固的床上。宿舍门口写着“群力之家”——群德基金会捐建的学校、校舍,都以“群”字起头。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大营盘村”,这不是一个与我们无关的村庄。这个地球上的每一个村子都是我们的邻居,没有人该被关在地球村外如蝼蚁般苟活。然而在张平宜之前,我没有听过这个村子的名字。因为她,我再一次看到,在世间许多自私荒凉的人群之上,还是会有一对、许多对,发光的翅膀: 

  希望之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7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评论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法治新闻
   第A13版:科教卫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迎战“海葵”特别报道
   第A17版:伦敦眼
   第A18版:伦敦眼
   第A19版:伦敦眼
   第A20版:伦敦眼
   第A21版:伦敦眼
   第A22版:伦敦眼
   第A23版:伦敦眼
   第A24版:伦敦眼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文娱新闻
   第A27版:文娱新闻
   第A28版:文娱新闻
   第A29版:财经新闻
   第A30版:财经新闻
   第A31版:国际新闻
   第A32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我家厨房
   第B12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3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4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5版:酒旗茶垆
   第B16版:美食专列
   第B17版:生活之友
   第B18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19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0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1版:家居装潢
   第B2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彩票看点
   第B25版:新民楼市
   第B26版:新民楼市
   第B27版:新民楼市
   第B28版:新民楼市
   第B29版:新民楼市
   第B30版:新民楼市
   第B31版:新民楼市
   第B32版:新民楼市
   第B33版:新民楼市
   第B34版:新民楼市
   第B35版:新民楼市
   第B36版:新民楼市
   第B37版:新民楼市
   第B38版:新民楼市
   第B39版:新民楼市
   第B40版:新民楼市
南京的老照片
大同大学百年寿庆
因为那对翅膀
喝酒与 DNA
画乐园
听姚明侃球
知青小屋 (外一首)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因为那对翅膀 2012-08-09 2 2012年08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