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一样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唐钧
  双节中,一则新闻吸引眼球。新闻中,山西一位务工人员面对记者采访,先是推脱了一番:“我是外地打工的不要问我。”但记者没有放弃,继续追问:“您幸福吗?”接下来的精彩镜头是:这位务工人员上下打量了一番记者,然后答道:“我姓曾。”

  这位务工人员的回答,在网上被奉为“神一样的回答”。于是,这段神奇的对话连同“你幸福吗?”的提问顿时风靡神州。尤其是后者,似乎有替代“吃饭了吗?”或“上哪儿去?”等中国式客套而成为专用问候语的趋势。

  仔细揣摩,这段对话实际上有被过度诠释的嫌疑。试想,一位务工人员突然见到摄像机对准了他,记者又把一个黑长的棍棍戳到他嘴边,心中一定是无比的紧张。所以就说“不要问我”。但记者紧追不舍:“你幸福吗?”他一定是理解错了,以为是“你姓‘Fu’吗?”于是觉得奇怪——你管我姓什么?——最后扯了个谎:“我姓曾(据说他本姓焦)。”

  很多网友误认为念“Fu”只有“福”字,便把“尔康”牵涉进来了。其实,念“Fu”的,“符”字也是一姓。再有“傅”和“付”,在某些方言中也念第二声……

  当然,对于以上种种分析,也许并非网友不能明辨,只是想在茶余饭后多一点谈资笑料。

  学术圈内谈调研,常举某地搞公众满意度测试的例子作为反面典型。问卷上只有两个选项:一是“满意”,另一是“非常满意”。“你幸福吗?”这一提问,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想一想,“幸福”的反义词是什么?是“不幸”。逢年过节的,谁不图个喜气?所以给出否定的答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说,在被问及“你幸福吗?”时,被采访者一般又不会打官腔,说些“基本幸福”、“总体幸福”之类政治上决不会出错的词语;也不会像学者那样,可以划分出“非常幸福”、“幸福”、“比较幸福”等诸多层次。所以,面对镜头,微笑点头,就算“幸福”了。于是,像焦先生那样“文不对题”的回答在网上被视为“错得非常巧妙”。

  自从有学者提出“幸福”可以定量测度以来,“幸福指数”非常被看好。因此,“你幸福吗?”的提问也就应运而生。其实,目前大多数对“幸福”的“科学测量”,仅仅是在“满意度”的层次上。满意度是对物质需求以及一部分与物质紧密相关的精神需求的测量,这个层次上的“幸福”是可定量的,也是可比较的。但是,“幸福”还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完全的心理感受层面上的“幸福”,还有一个则是利他主义层面上的“幸福”。这两个层面的“幸福”是难以定量的,甚至难以定性乃至不可捉摸。所以,简单地询问被采访者“你幸福吗?”,其答案本身也是难以定性乃至不可捉摸。

  东方早报(唐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十年之变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社会·生活
   第B03版: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读者俱乐部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神一样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阿玛尼等在华供应商被曝环境违法
各国中产家庭生活有何差异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4“神一样的回答”说明了什么? 2012-10-09 2 2012年10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