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是一种时令性极强的节令商品,在严格限制使用添加剂后,保质期更短,”上海市食品行业协会烘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高克敏解释说,生产企业为了加强计划性实施“以销定产”。如今中秋节已过,根据协会对杏花楼、元祖、克莉丝汀、静安面包房等40多家生产月饼的会员企业调查,今年月饼的提取率明显低于往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昨天,元祖还有3万多盒月饼未领取,占销售总量的4%;杏花楼还剩7万盒月饼,占销售总量的1.2%;此外,克莉丝汀还剩7万盒,85度C还留2万多盒,静安面包房还有1万多盒,占今年销售总量的比例在2%至5%之间……这些品牌的主要销售市场都在上海。消费者笃悠悠,急煞生产者。
往年中秋节一过月饼就会大幅打折销售,而今,企业都谨慎不敢贸然处理,要为逾期未领的消费者保管月饼。与此同时,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月饼保质期满必须销毁。根据生产日期不同,目前保存在各企业的月饼保质期多数将在本月底到期。如果最终盼不来“主人”,过期月饼必须销毁。这无疑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另外,高克敏表示,“过期不作废”不能片面理解,许多企业已经公布了逾期的处理办法。